1927年8月下旬,在反击孙传芳的龙潭大战中,陈诚胃病发作坐在轿子上去前线督战。

文史记叙录 2025-01-30 23:12:25

1927年8月下旬,在反击孙传芳的龙潭大战中,陈诚胃病发作坐在轿子上去前线督战。战后,何应钦以在“影响军心”为由,免去了陈诚的师长职务。 龙潭之战后,陈诚的二十一师调往苏州整顿补充。由于陈诚将作战不力的六十三团团长李树森撤职,引起部分黄埔军官的反对,副师长孙常钧趁机带着几个军官到何应钦处指责陈诚腐化、坐轿指挥作战。 何应钦早就不满意陈诚,所以不管当时陈诚是为何坐轿子,还是下令将陈诚免职,遗缺由陈继承接任。此时陈诚胃病尚未康复,于是就卸职去上海养病。 陈诚极不服气,认为自己抱病打了胜仗,无功也就罢了,反倒受过,显然是何应钦排斥异己,就对人发牢骚说:“蒋先生下野,也是被何应钦联络白崇禧的桂军逼走的。他们对浙籍军人是要排挤的。” 二十一师的师长本来是严重,由于严重在北伐时和蒋介石分歧很大,而副师长陈诚却主动对蒋介石表示:“要与钧座共进退。” 后来,严重不愿意投靠蒋介石,干脆辞职,陈诚接任师长。自北伐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陈诚完成了营、团、师三级跳,其晋升速度是很快的。由于有蒋介石的看重,陈诚被何应钦免职,只是暂时的蛰伏。 1928年初,蒋介石复出后,当即任命陈诚为总司令部中将警备司令兼炮兵指挥官。下辖警卫第一、二、三团,宪兵第一、二团,炮兵第一、二团,实力比一个军还雄厚。 不久,蒋介石把军阀曹万顺部和原南京警备司令部所辖的3个警卫团编为第十一师,准备任命陈诚当师长。 何应钦当场反对,说陈诚资历太浅,与顾祝同、蒋鼎文等师长同起同坐乱了规矩,坚持让陈诚任副师长。 在何应钦的干涉下,陈诚由总司令部警卫司令一裁而成副师长,于是对何应钦更加不满。他曾对人说:“何应钦实在可恼,又同我为难了。” 再次被何应钦排挤,陈诚一气之下跑到上海。蒋介石有意将陈诚养为心腹干将,于是特地派人到上海请回陈诚,当面与他交底:曹万顺只是个过渡,师长最终还是由陈诚来当。 陈诚一到十一师便开始整顿军纪,严禁嫖赌,以期改变部队中旧军阀风气。在陈诚的大力整顿和调换下,十一师的中高级军官大都成了黄埔系。 师长曹万顺自知杂牌出身,因此非常识趣,也不过多干涉陈诚。期间,陈诚授意罗卓英串联十一师黄埔军官写联名信给蒋介石,让陈诚尽接任师长,除团长关麟征外,其他黄埔军官纷纷在联名信上签字。由于关麟征的不配合,让他和陈诚此后势同水火,恩怨极深。 1929年春,蒋介石找借口将曹万顺调入新编第一师任师长,陈诚继而十一师师长。陈诚的发迹,正是从第十一师开始的。正式就任师长后,陈诚将曹万顺旧部军官全部换为黄埔生。 在此后的军阀混战中,十一师显示出较强的战斗力。1930年1月,陈诚部在冰天雪地中开到驻马店,讨伐反蒋的唐生智。恰逢唐生智部两个师反扑。前线危急,告急电话打到师部,陈诚立刻说:“不能退,我马上来,要死咱们死在一起!” 激战中,唐生智部骑兵一度绕到陈诚设在刘店的师指挥所附近,陈诚亲率特务营参加战斗。后来援兵赶到才将门炳岳骑兵旅击退,陈诚部损失惨重。 战斗间隙,陈诚利用唐军军心不稳之机派人劝降,唐军中校团副罗少甫、少校营长杨乾吉率两个营在阵前向陈诚十一师投诚,这使唐军军心更加不稳。 唐生智在前后夹击下全军覆没,陈诚也因确山的战功,更加得到蒋介石的信任。在后来的中原大战中,陈诚因战功升任第十八军军长,仍兼第十一师师长。 十八军在组建之初,时只是一个架子,下面只有十一师一个师。为填补空白,后来陈诚想法收编钱大钧的教导第三师,改编为十八军所属第十四师。 教导第三师是钱大钧的班底,钱大钧深得蒋介石信任,该师主要军官多为黄埔生。得知教导三师要划入陈诚的十八军,由于钱大钧在时,治军不严,管理松散。该师的军官们疏懒惯了,所以他们都不愿意陈诚来当他们的上司。 教导三师军官不愿并入十八军,除了陈诚治军严厉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陈诚喜欢排斥异己,任用亲信,这些军官担心一旦成了陈诚的部下,就会失去兵权。 为了赶走陈诚,教导第三师的9个团长齐集到第二团团长夏楚中家,开了一次会。大家商定不接受陈诚的命令,支持钱大钧继续当师长。 会后,夏楚中和第六团团长张鼎铭觉得陈诚深得蒋介石信任,连钱大钧都要退让,他们反抗无益,接受改编已不可避免,决定改变态度支持陈诚改编。 陈诚对夏楚中、张鼎铭在关键时刻支持他非常满意,便亲自到这两个团讲话,对夏、张二人大加夸赞。这样,教导三师内部阻挡陈诚的联盟也就瓦解了。 之后,陈诚又以武汉要塞攻城营和工兵营改编为一个攻城旅,所辖两师一旅,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军。靠着蒋介石的信任,陈诚又以各种借口和手段收编杂牌部队扩充实力。在不到三年的时十八军扩充为六个师。 陈诚的起家部队十一师和十八军,十一合为土,十八合为木,所以以后形成的以十一师和十八军为核心的陈诚军事集团被人称为“土木系”。

0 阅读:11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