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马新说 “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这句话很好理解,孔子对他的弟子说:“你践行士道,就是君子儒,没有践行士道,就是小人儒。”
小人儒是什么呢,其实就是披着儒生外皮的术士,术士是没有道的,为谁服务都可以,只要你给我好处。所谓“学的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就是典型的术士心态。儒家学说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术”,谁给的好处多就服务谁,谁赢就帮谁,谁掌权就依附谁。
所以小人儒能给主人提供的“服务”也大多是僵硬呆板、扭曲异化的道德教条,祭祀的时候主持个仪式、排个座次、指导一下怎么下跪更合乎“礼”,奉酒时什么姿势更讲“规矩”,有小礼而无大义。他们完全不关心公共事务,不过混口饭吃。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灭亡,次年(1645)年清朝就开了科举,因为北方饱经战乱人口凋零,所以清朝统治者以为参加考试的人数不多,结果仿佛从地底下钻出许多考生来,让清人都十分惊讶,对这些“小人儒”的鄙视也更增了三分,其实真正具有政治智慧的统治者根本看不起他们,只不过需要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而已。
归根结底,小人儒掌握的,其实是文明的碎片,他本身是没有力量的,他掌握权力的唯一途径,就是把这些细枝末节的文明碎片神圣化,然后掌握解释权,以此向上绑架蒙骗统治者,向下欺压黎民百姓。他实际上并不理解,也不想这些碎片的真正含义,他唯一想干的事,就是用这些碎片编造一些以神圣为名的瞎话,来按你的脑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