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该要如何对抗虚无主义? 根本方法—去生活去工作,只记住具体事件…如何面对虚无,弗洛伊德如是说。 生命肯定最后是灰飞烟灭的,那么既然存在了,你就为它做点什么——正是因为人生是个悲剧,时间也太短,你才必须拼命燃烧自己,去做觉得好玩的事,在用实际充满了虚无后,你会忘记虚无,只记得具体。 如果一定要锚定什么能够对抗虚无和悲剧感的标的,应该是对生命本质的信仰。 鲁迅说过的用文手“对抗无物质”,也是把文学当作了信仰,和对抗虚无的武器。 而我们普通人,就是要用存在的每一个事件和阶段来对抗虚无。 虽然虚无太强大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我们代代相传也没有谁能够救得了谁…… 大家对抗虚无的唯一方法,只有一代又一代去不停地创造、守护和传递。 今天是艰难的,但也是精彩的。 人生本没有意义,意义只是我们自己创造出来用来对抗虚无的;虚无的人生其实并不荒谬,荒谬的是我们对它采取了虚无的态度。 生活就在那里,生死也在那里,它们都永远地存在着,不为谁而存在,唯有我们的每一天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所以只有活在当下,珍惜自己,尊重生命。 真实的快感强了,便足可以对抗宇宙的虚无。 从19世纪开始,随着信仰被质疑和退潮,西方也面临同样的虚无问题。20世纪初现代主义开始萌发,就是为了对抗虚无,对抗无意义。 那么无意义和虚无是从哪来的?从信仰大退潮开始。信仰死去之后,人们找不到社会和生存的意义,所有的行为都是在解构,都是在批判,但是却并没有重建新的东西。 马克斯·韦伯一直在强调的观念是,我们的工具理性过于强大,但是价值理性根本没有重建起来。 这是我们所有人进入到现代所面对的问题最根本的一环。 我们并没有找到任何一种有效的途径,把现代建立得像中世纪一样协调——包括今生和来世协调,教会和国家协调。 经历了这么多历史事件,协调的状态已被推翻了,西方在这个过程中,更多是通过寻找新的工具去实现它,比如说他们的基督教会体系崩塌之后,找到了所谓的议会体系。 在国家这个层面,二元体系再一次建立起来了。 但是在个人体系上,还不算特别成功,也许正在向所谓自然法领域迈进。 生活艰涩,放弃世俗的性价比,为着自然而然的初心、为着纯天然的热爱去悦纳自己,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回归自然,成为自然的一部分,便是对抗虚无最好的方式。 只有在偶然、不公和悖谬的世界里,才谈得上品性。 人的本性中显然有一些原则,使他关心别人的运道,把别人的福乐视作自己的一部分,虽然除了因看到这些而快乐,他从中一无所得。 这里有蔷薇,就在这里跳舞吧。 Hier ist die Rose, hier tanze. 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序言
人该要如何对抗虚无主义? 根本方法—去生活去工作,只记住具体事件…如何面对虚无
长江有大中
2025-02-01 00:22: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