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专家讲明白了,这才是专家的水准,揭开了大部分人的困惑,那就是为啥东大在20

鲁国平先生 2025-02-01 09:38:22

终于有专家讲明白了,这才是专家的水准,揭开了大部分人的困惑,那就是为啥东大在2022年以后,科技像“开了挂”一样突飞猛进?

估计对这件事很多人想不明白,在大部分民众眼中,咱们这几年的科技水平确实在高速发展,包括航空航天、武器装备、量子通信等“大招”,一个接一个的出现,简直让人目不暇接,也让恨国党们恨得牙痒痒。

那么,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啥咱们在2022年以后,科技树就像突然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呢?

发生这一切的原因,就是经过70多年的人才积累,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再加上这些年很多国外人才来到东大,给咱们的科技发展添砖加瓦,这才让咱们在科技领域不断去的突破。

基础就是1999年的扩招战略布局成果显现!

1亿500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劳动力人口。

1000万以上研究生毕业创新人才群体。

不说百里挑一,即使万里挑一,中国已然是人才大国!

提出扩招建议的人,配享太庙!以前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师在受教育水平没多少的普通大众面前拉开了多大差距?现在的人才比以前多太多了,但却觉得不够用,这就是饥饿感,这才是最好的环境。

而外国科技工作者的加入起到了锦上添花的效果。而这个“锦”却是我们国家长期重视教育的善果。我国人才梯队和完善的工业体系缺一不可,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人才看到中国光明的未来而弃暗投明的人会越来越多!

这也可以看出,当年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巨额投入教育出两代人,为的就是今天的厚积薄发。原始想法是第一二三代人积累资本,没想到中国人干劲这么大,第一代人就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资本,第二代就开始在科研上发力,而且这才是开始,往后几十年的科技爆发点都在中国,慢慢享受吧。

看中国历史,你就会发现,中国文明对知识是多么的狂热,以前大家认定只是就是四书五经,如今大家认为知识就是科学,虽然知识的标准变了,但我们对知识的尊重从来没变,中国人对知识的崇拜是可以超脱民族种族的[赞]

而反观老美,一个劲的瞎折腾,再过上几年,估计他们会面临无人才可用的尴尬境地,结果就是他们的科技只能停滞不前!

0 阅读:1
鲁国平先生

鲁国平先生

专栏作家,媒体人,评论社会内容,互联网发声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