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四川一女子逛超市,实在口渴的受不了,连喝了2瓶饮料,岂料,当女子结账时,收银员竟说女子这是盗窃,要求她10倍赔偿,女子大呼太离谱,与收银员吵了起来,最后还是赔了钱!事后,女子向消协投诉,结果却大快人心!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0年11月16日关于《超市饮料喝完再付款,被指盗窃还被要求十倍赔偿,合理吗?》 如果你在饭店吃完饭再去结账,这也属于正常的事情。 那么如果你在超市拿了一瓶饮料,在付款前喝了一口,构成偷盗罪吗?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习惯了“先吃饭后给钱”的自然逻辑,但在超市里,这样的行为似乎被严格界定在了购物流程之内。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超市里因为口渴难耐,先打开一瓶饮料解渴,然后再去结账,这样的行为会引发怎样的风波呢? 那是一个炎炎夏日,张女士带着自家孩子走进了当地的一家大型超市,打算采购一些日常用品。由于出门匆忙,她们没有带上水,而超市里人来人往,空调虽然凉爽,却丝毫缓解不了孩子因炎热而生的焦躁。孩子不停地吵闹着要喝水,张女士看着孩子满头大汗的小脸,心疼不已。无奈之下,她只能随手从货架上拿了两瓶饮料,打算先让孩子解渴。 孩子实在是渴极了,看到饮料便迫不及待地打开瓶盖,咕嘟咕嘟地喝了起来。一瓶、两瓶,转眼间,两瓶饮料就被孩子一饮而尽。张女士看着孩子满足的小脸,心里也稍稍松了口气。此时,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一举动即将给她带来一场不小的风波。 张女士心想,反正等会儿结账时一并付款就是了,于是她拿着两个空瓶子,走向了收银台。然而,当她把空瓶子放在收银台上,准备结账时,收银员的脸色却瞬间变得阴沉起来。 “这位女士,您这样做是违法的,您已经构成了偷盗罪。”收银员的话语中带着几分严肃和不满。 张女士一听,顿时愣住了。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让孩子先喝了饮料再结账,竟然会被指控为偷盗。她连忙解释:“我只是让孩子先喝了,等会儿一起结账啊。” 但收银员却坚持认为,张女士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打开并饮用了超市的商品,这已经构成了盗窃行为。按照超市的规定,必须“偷一罚十”。 张女士一听要罚十倍,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她觉得这样的规定简直荒谬至极,自己明明没有逃单的意思,怎么就被扣上了盗窃的帽子呢?于是,她与收银员据理力争,但对方却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最低也要罚三倍。 这场风波很快引起了周围顾客的围观,大家纷纷议论起来。有的人觉得张女士的做法虽然有些不妥,但也不至于构成盗窃;有的人则认为超市的规定过于严苛,不够人性化。 那么,张女士的行为到底算不算偷盗罪呢?她拿着空瓶子来付款,又没有逃单,这怎么能算是盗窃呢?带着这样的疑问,张女士找到了律师和有关部门进行咨询。 律师在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后认为,虽然张女士的行为确实违反了超市的内部规定,但她在事后如常付款,并没有逃避支付的行为,因此并不构成盗窃罪。而超市方面,虽然有权制定自己的规章制度,但并没有处罚的权利,更没有给他人定罪的权利。所谓的“偷一罚十”规定,在法律上是没有依据的。 听到律师的解释后,张女士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她决定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这家超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而消费者协会在接到投诉后,也迅速介入调查,最终认定超市的处理方式确实存在不当之处,要求超市向张女士道歉并退还所收取的罚款。 这场风波最终以超市的道歉和张女士的胜利告终。虽然过程中有些波折,但张女士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用法律武器维护了自己的权益。而这场风波也给超市方面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在制定规章制度时,要更加人性化、合理化,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如今,当我们再次走进超市时,或许还会想起那场因口渴而引发的风波。它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购物经历,更是一堂生动的法律课,提醒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守规则,同时也要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0年,四川一女子逛超市,实在口渴的受不了,连喝了2瓶饮料,岂料,当女子结账
小张的社会
2025-02-03 13:48:39
0
阅读:897
瓶中精灵
这个超市格局太小了,人家又不是没拿瓶子过来结账
众生颠倒
不用试,我们这边所有大小超市副食店你要喝便喝,只要结账就行,而且人家非常欢迎,反正营业场所,一般在店内喝的多多少少会有其它的消费,更容易产生复购成为老顾客,总体来看利大于弊。
创死你
我试过,当时真的非常口渴,非常热,进超市开冰箱拿起水就喝,喝完拿瓶子去结账,没人说啥
blue
[惊恐]我真的试过喝了再结账的
幻影浮生
我孩子经常这样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