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18岁的高三学生朱观景,因为家境贫寒没钱租房,每天都需要走30公里去

如梦菲记 2025-02-04 10:21:28

1995年,18岁的高三学生朱观景,因为家境贫寒没钱租房,每天都需要走30公里去上学,一位67岁老妇人看其可怜,就让其住到自己的家中,朱观景因此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而老妇人的人生也因此改变!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995年,18岁的朱观景正处于人生的关键时刻——高三。这个年纪,大家都在拼命努力着,争取好成绩,为未来打基础。 可是朱观景的情况有点不同,他家里比较贫困,没钱租个离学校近的房子,每天都得骑着单车,走30公里的路去上学。这条路对他来说既远又累,但他从来没想过要放弃。 每天的长途跋涉让朱观景身心疲惫,尤其是冬天,冷风刮得他骨头都疼,路上的雪更是让人无力。 但即便如此,他心里总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只有努力,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才能让家人过得更好。 虽然生活很艰难,但朱观景并没有低头,相反,这种艰难让他更加坚定了决心。每天他骑车的路上,心里想着自己的梦想,想着自己的目标,虽然疲惫不堪,但这份信念一直支撑着他。 就在他觉得一切都很难、生活没有太多希望的时候,他遇到了一个改变他命运的人——朱学秀奶奶。朱学秀是个普通的农村老人,年纪大了,家里也不富裕,但她心地非常善良,特别喜欢帮助别人。 一次偶然的机会,朱学秀和朱观景聊了起来,知道了他的困难后,心里非常难过。虽然自己家也不富裕,但她还是决定帮一把。她主动提出让朱观景住到她家里,免得他每天那么辛苦地通勤,给他提供一个温暖的住所。 朱学秀的这份无私帮助,对朱观景来说简直是命运的转折。她用行动教会了朱观景什么叫真正的善良和无私。她的帮助不仅让朱观景生活条件改善了,也给他提供了一个安静、稳定的学习环境,让他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业中。 在朱学秀的帮助下,朱观景终于不再受困于每天的疲劳,他能够集中精力复习,准备高考。经过一年的努力,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达到了自己的目标。 对于朱学秀的帮助,朱观景心里满是感激。为了报答她,他大学毕业后,每个月都会寄一些钱给她,帮她度过生活上的难关。虽然朱学秀从不向他开口要什么,但她知道,这份来自朱观景的心意,是真诚的。 朱学秀的帮助让朱观景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也让他学会了怎么回报别人。他一直觉得,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关系,不是血缘关系,而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心和善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朱学秀逐渐老了,身体也不好了。听到这个消息后,朱观景毫不犹豫地决定放弃自己的工作,回家照顾她。他知道,自己今天能有今天的成就,离不开朱学秀的帮助,现在,是时候回报她了。 朱观景回到家乡后,开始全职照顾朱学秀,一直到她身体恢复。虽然这段时间他面临着生活和工作的挑战,但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觉得,自己曾经受过帮助,现在正是时候为朱学秀做点什么。 这九年的照料,朱观景付出了很多心血和精力。不管朱学秀生病了,还是需要帮助,他都总是第一时间赶到,从不缺席。朱学秀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她也因此非常幸福和满足。 朱观景的无私奉献让很多人都很感动。对他来说,照顾朱学秀已经不只是回报,而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信念。他的行为不仅仅是感恩,更是责任感的体现。 在这个复杂的社会里,真正的善良和感恩是多么珍贵,而责任和关爱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无论是曾经帮助过我们的老人,还是我们生命中每一个重要的人,朱观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感恩和责任。 他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那些心怀感恩和责任的人,在生活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温暖他人,也温暖自己。 信源:齐鲁晚报2017年3月10日

0 阅读:0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