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为什么丢了襄阳政权就垮了?不是丢了襄阳,南宋政权就垮了。而是在襄阳保卫战中,

历史古道翰风 2025-02-04 11:51:50

南宋为什么丢了襄阳政权就垮了?不是丢了襄阳,南宋政权就垮了。而是在襄阳保卫战中,南宋几乎所有的有生力量耗尽了。 咸淳九年正月,樊城守将范天顺自刎前,将最后三艘战船凿沉于汉水。 这场持续六年的襄阳保卫战,不仅葬送了南宋十万精锐,更摧毁了延续百余年的国防体系。 "九年春正月庚申,樊城破,范天顺死之。" 自咸淳四年(1268年)蒙军合围襄阳,南宋先后组织十二次大规模救援. 但是这种添油战术耗尽江淮精锐。 战前荆襄驻军15万,至咸淳九年仅存伤残2万余。 更致命的是损失了三千艘战舰。 这些本可封锁长江的武装,最终沉没在汉水漩涡中。 当时为维持襄阳补给,南宋创造了战争史上的财政奇观。 南宋开征"襄阳钱""战船捐"等27种临时税。 会子发行量从年均3亿贯暴增至17亿贯。 两淮军仓存粮从600万石锐减至90万石。 仅咸淳七年(1271年),襄阳战区就消耗了全国六成财政收入。 当临安米价涨至每石10贯时,王朝的经济基础已然崩塌。 而且襄阳战场吞噬了南宋最后的名将群体。 吕文焕坚守六年,最终降元时"须发尽白"。 牛富,樊城破时率死士巷战,投火自焚。 张顺率民兵突破封锁,身中四枪六箭阵亡。 这些将领的陨落造成灾难性后果。 德祐元年丁家洲之战,接替者孙虎臣竟临阵脱逃,致使十三万大军溃散。 此时距襄阳陷落仅两年,但南宋已无堪用之将。 南宋灭亡的本质:不是输在江山之险的丧失,而是败于战争机器的彻底崩解。 在知道"宋之亡,亡于襄阳"的同时,更应明白:真正压垮骆驼的,不是最后一根稻草,而是持续六年的负重前行。

1 阅读:7955

评论列表

煮豆燃豆皮

煮豆燃豆皮

33
2025-02-04 23:18

南宋亡于偏安,面对北方强敌,思维不进取只能坐等灭亡

用户59xxx57 回复 02-05 16:00
阿里不哥,蒙哥死了才回去争得蒙古大汗,然后带着汉人签军把忽里台大会推举出来的阿里不哥打败,才当的元朝皇帝。

春暖花开 回复 用户59xxx57 02-05 16:28
没错,是阿里不哥。语音输入就是不如手动打字输入。语音输入就是不如打字

用户10xxx28

用户10xxx28

31
2025-02-04 22:04

孟珙之后南宋再无名将,靠孟珙给南宋续命几十年。

小书蟲注定一生孤独的猪

小书蟲注定一生孤独的猪

24
2025-02-04 16:39

辣么问题来了 六七年时间为什么没有想过开辟另外的战场 东线彭城庐江没动作 西线川陕也没动作 是没心呢还是没力

錑眸、淚£蒾謧_伤感 回复 02-05 01:03
西边四川那边已经被蒙古拿下只能靠钓鱼城做好防守了,没有骑兵靠水军你也推不到山东和河南地区,就算成功了骑兵冲两波来多少步兵都是白给。而且一旦襄阳没了,蒙古在襄阳打造战船顺江而下可以绕过江淮防线直达南京,守不住长江南京迟早没掉。历代南方王朝没有南京坚持不了几年东南就被平定了。

随心所欲 回复 錑眸、淚£蒾謧_伤感 02-05 15:47
定都南京的好像结局都不太好

阿白

阿白

24
2025-02-05 05:38

古代南方人普遍体格弱且缺乏战马,南方鱼米之乡生活条件好,人也不必吃苦,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像我们这里几千年都是各类胡人南侵第一站,被屠杀过N遍,历代幸存下来的人经过淘汰,形成了强悍尚武的民风。其实不是人有多大区别,主要是环境造成的,不玩命不行啊。

毕竟沙茶多啊 回复 02-05 19:00
以前去过五台山旅游,我这辈子不想再去山西了,花钱买屎 也不过就是这个感觉吧。 过什么生活,都是自己选的

zl88485211 回复 02-05 18:17
你真以为电视剧小说是真的,具装骑兵就那么直直的往里冲?

涛哥

涛哥

20
2025-02-05 00:36

贾似道得势后搞改革从富人手里征重税才能维持巨额军费时间长了士绅们联合把他搞下台废除重税国家财政崩盘十年就亡国

青青

青青

20
2025-02-04 22:32

南方的经济看似豪华!但是在长期的苦战面前很容易崩溃!现在还是这样!经不起大战争消耗!战争资源太少!

可可(Z Y) 回复 02-05 14:58
因为在某种程面上讲统治阶级还是不奋进 贪图享乐……

SunnyHwang

SunnyHwang

10
2025-02-04 21:36

宋战略不行,这些所谓的名将给蒙古四杰提鞋都不配

用户10xxx28 回复 02-04 22:05
那是因为世间再无孟珙给南宋续命了!

雨衣非衣 回复 02-05 16:01
蒙古四杰都死都多少年了蒙古也没挨到南宋的边

清音俗世流

清音俗世流

9
2025-02-05 02:21

南宋不是因为丢襄阳垮了,而是被蒙古人右勾拳打懵了,蒙古人吞并吐蕃大理从高原冲了下来,腹背受敌的襄阳失去了军事价值。

来电的感觉

来电的感觉

8
2025-02-04 19:32

贾试道玩过火了[狗头],没有培养出名将

小二上壶茶 回复 02-04 19:49
那跟人家可没有事情,趁着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争夺汗位,人家是想搞改革的,只是动的利益群体太大,被赶下台了。之所以救援不了襄阳城,是因为以前那群官员,为了求和允许蒙古人在襄阳城外互市又修筑堡垒,战时直接隔断了襄阳城内外的联系,才导致战败

好水川 回复 02-05 12:18
腐儒投降派黑贾似道

錑眸、淚£蒾謧_伤感

錑眸、淚£蒾謧_伤感

8
2025-02-05 01:09

如果有四川这个长江上游地区还好,还能对包围襄阳的蒙古军队进行侧面打击。南宋的水军都是从江淮地区逆流而上本身就是吃亏的不占据地利。被围点打援了6年经济军事都被拖垮的情况下已经无药可救。

雨衣非衣 回复 02-05 16:02
四川对南宋有点鸡肋的感觉,增援困难,容易拖垮国力,不守蒙古顺江而下襄阳丢了就完了

学大汉 武立国

学大汉 武立国

7
2025-02-05 18:19

其实很不错了坚守了六年,当时蒙古大军几乎横扫了全世界

流转之径

流转之径

6
2025-02-05 10:46

双方实力本来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而且就蒙古的军政体制,根本就不是他们主攻襄阳,而且其他军区的懒得动手在看笑话而已。

习惯孤单

习惯孤单

5
2025-02-04 20:59

这不是跟俄乌一个德行嘛,一个用钱拼一个用命拼

灯塔

灯塔

5
2025-02-05 16:49

杀岳飞寒了武将的心,重文轻武,只防内鬼不防外敌。必然灭亡

小小一虫子

小小一虫子

5
2025-02-05 17:24

这个逻辑有问题,按理说宋的经济能力大于蒙古.又是内线作战后勤消耗也不是问题.说到底还是军事问题,同样数量的军队打不过人家.蒙古消耗一块南宋要消耗十块.

用户16xxx62 回复 02-05 18:33
说到点子上了,所以古代但凡游牧民族打赢一两场仗而没入主中原,皆是你说的那些问题没解决!但凡成功入主中原的,早就在当时算是游牧和农耕相结合,改造现代化了的,偏安一隅的汉族政权早已不敌。 这也可以解释明末清兴的原因,也能打破但凡明朝不灭,中国会有更好结局的幻想,历史不容假设,因为历史就是社会性的自然选择,基本都按优胜劣汰方向发展!

乀冷不丁丨M1n9灬

乀冷不丁丨M1n9灬

5
2025-02-05 19:57

好多人相信蒙古攻打南宋,必先取襄阳,我觉得大可不必。以北方铁骑之长,像金国那样横冲直撞,有何不可?况且金国才六万兵马,蒙古可是几十万,绕过坚城直插腹地才是他们最大优势,清军崇祯年间五次破关而入中原,哪里需要攻打坚城?他们还玩起围城打援,极大消耗敌人大量兵力!

冰傲哥哥

冰傲哥哥

5
2025-02-05 16:31

围了六年,都想不出好的办法解围,坐以待毙,不亡都不行

凡俗人

凡俗人

4
2025-02-05 17:52

你的意思不守了,直接丢掉?

逸样东升

逸样东升

3
2025-02-05 14:10

因为郭靖黄蓉一大批武林精英战死沙场了

春去春又回

春去春又回

3
2025-02-04 22:30

输了会被蒙古人杀的血流成河吗?

用户18xxx57

用户18xxx57

3
2025-02-05 16:50

迷失在繁华里了,北方苦寒,南方温暖谁想回去

百迟

百迟

3
2025-02-05 14:37

文官该杀

老胡

老胡

3
2025-02-05 14:50

南宋的造船技术和国力远超北元,结果连汉江要塞襄阳都守不住,还能守住哪里。南宋就是军事能力太弱,易守难攻的襄阳都能丢,后面一触即溃不是想当然的吗!

咔塔山

咔塔山

2
2025-02-05 13:00

众正盈朝,“贼配军”们才能吃多少?

随机

随机

2
2025-02-05 17:47

襄阳人善于造假历史,吹牛逼成性,糊弄大宋皇帝

用户14xxx64

用户14xxx64

2
2025-02-05 14:18

开战前贾似道将襄阳军粮之半数以上强行运走贱卖蒙军获利,不败才怪呢

冰傲哥哥 回复 02-05 16:30
这应该是黑他的,他不至于要钱不要国家这么蠢

用户10xxx49

用户10xxx49

2
2025-02-05 14:50

不是说襄阳丢了好久宋朝廷才知道这个消息吗?

司徒有虚名

司徒有虚名

2
2025-02-05 14:30

南宋彻底亡于崖山,现今我站在崖山祠上面眺望对面的宋元崖山海战地!南宋十万军民跳海殉葬的地方(今崖山水道)

lgvxmiydxhklccxxyn

lgvxmiydxhklccxxyn

1
2025-02-05 07:52

赵构:所以天天北伐就该死,一点不懂经济。我之所以杀之

历史古道翰风

历史古道翰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