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很多人对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大量的县城的认识,处于一个十分诡异的状态。尤

侠女论商业 2025-02-05 12:01:54

我发现,很多人对于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大量的县城的认识,处于一个十分诡异的状态。尤其在号称高知的群体中,对于三线城市和广大县城的认知就是,那里没有产业,没有税收,财政靠中央转移支付,消费靠体制内公款吃喝,完全没有任何产出,只能靠发达地区和中央接济,早早的完成了经济“内循环”的废物、累赘。 然而事实上,哪怕我们不谈GDP,毕竟总有那么一群人坚定的认为中国的GDP数据充满了水分,我们只谈真金白银的一般地方公共预算收入。2023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约是21.6万亿,这其中有将近10万亿的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有11.7万亿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排名前四十的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大约为5.9亿,剩下的5.8万亿,是大量的三线和小县城们获得的,占比约为50%。 而这还不是全部,因为高达10万亿的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其实大头也来自于地方上解中央的收入,主要包括国内增值税、国内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进口货物增值税和消费、个人所得税、关税,这10万亿收入并不是中央虚空得来,而是地方按照一定比例将税收上解给中央。我们可以粗略的认为,中央收入的贡献比例,和各地地财收入的比例应该接近一致的。 也就是说,排名40以后得城市,贡献了全国一半的财政收入。有人可能对前40这个范围颇有微词,事实上,前四十已经包含了很多人一般认知中全部的一二线城市,包括了广义上认知的发达地如珠三角、苏南、浙北、胶东甚至渤海湾,包括了长江经济带上的所有重要城市,甚至包含了大量的诸如潍坊、徐州、唐山这样的强三线城市。前四十城市的总人口也达到了4.5亿人。 40名到50名,就已经是济宁、临沂、盐城这样的城市了,50名以后更是廊坊、淄博、滨州、菏泽、连云港、宿迁这些一般人眼中的落后地区,对他们而言,这些城市,特别是他们下属的县区,真的就是他们平常所说的小县城。而恰恰是这些被看不上眼的小城市和小县城,贡献了全国一半的财政收入,而不是像那些所谓高贵的人说的那样,只能靠国家转移支付苟延残喘。 甚至,我举个极端点的例子,前40里的徐州,除了铜山区财政收入排第一之外,排名第二到第六的分别是沛县、新沂、邳州、睢宁,和在全国拥有强烈负面印象,一度成为落后黑暗小县城代表的丰县。这个五个县市(县级),拉到网上来讨论,是百分百被认为是小县城的,然而就是这五个小县城,贡献了徐州这个地财收入前40的城市,一半以上的财政收入。我奉劝动辄嘲讽小城市、小县城经济,觉得小县城全靠转移支付和体制内消费的知乎用户,再说出那些贻笑大方的话前,多少也稍微了解下常识,查一下相关的数据,才不至于闹笑话。 最后,我拿山东举例子,2023年中国500强,山东共有52家企业入选,其中东营11家、潍坊6家、滨州5家、济宁4家、烟台3家、淄博2家、临沂2家、菏泽1家、日照1家、泰安1家、威海1家,而很多人眼里不算小城市的济南和青岛,一共只有15家。即便去掉地财收入排名前40的烟台和潍坊,剩下的这些名不见经传的小城市也贡献了28家中国500强企业,这就是我们县城经济的力量!

0 阅读:1
侠女论商业

侠女论商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