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郑永刚离世以来,他留下的这家自服装转型锂电的知名民企陷入困顿。
01重整
1月26日,杉杉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杉杉集团”)公告称,公司收到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人民法院的《通知书》。
被申请重整公告
《通知书》载明,建设银行宁波市分行、宁波鄞州农村商业银行宁穿支行、兴业银行宁波分行于1月21日向鄞州法院申请对杉杉集团进行重整。
公告显示,鄞州法院定于2月7日召开重整听证会,杉杉集团将根据《通知书》要求委派相关人员出席。
根据相关司法实践,债权人向人民法院提交重整申请后,还可能会经历人民法院裁定企业进入重整、指定重整管理人、批准企业重整计划等程序,重整申请能否被法院裁定受理,后续是否进入重整程序均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随后,杉杉股份(600884.SH)也公告称,公司具有独立完整的业务及自主经营能力,公司与控股股东杉杉集团在资产、业务、财务等方面均保持独立。
重大事项公告
截止披露日,杉杉集团持有杉杉股份7.82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34.71%;杉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公司11.3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0.51%。
《小债看市》统计,目前杉杉集团存续债券5只,存续规模51.22亿,均将于1年内到期。
存续债券到期分布
服装公司起家,后转型锂电材料,2020年通过收购LG化学再进军偏光片领域,杉杉集团在一系列跨界后,面临行业景气度下行、经营亏损、产能扩张带来的投融资压力等风险。
2023年2月,杉杉集团原实控人、董事长郑永刚因突发心脏疾病逝世。
02业绩亏损
据官网介绍,杉杉集团创建于1989年,30年多来从单一的服装业务稳健发展成为集新能源科技、偏光片、医疗健康、贸易物流等产业于一体的多元化产业集群。
1996年,杉杉股份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杉杉集团官网
从股权结构看,杉杉集团的控股股东为杉杉控股有限公司,直接持股比例为54.81%,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郑永刚。
目前,杉杉集团主要从事偏光片和负极材料两大主业。
近年来,杉杉集团负极材料业务受供求阶段性失衡及客户压价等影响,销售价格大幅下滑,营业收入及毛利率大幅下降。
另外,杉杉集团偏光片业务受终端需求疲软、下游面板厂商控产及降价等因素影响,产品销售价格下降,虽然出货面积份额提升,但营业收入和毛利率整体仍下滑。
2024年上半年,杉杉集团实现营收103.33亿元,同比下滑7.55%;实现归母净利润-1.56亿元。
杉杉股份预计,2024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8亿元到-3.2亿元。
归母净利润
截至2024年6月末,杉杉集团总资产为695.13亿元,总负债398.95亿元,净资产296.19亿元,资产负债率57.39%。
《小债看市》分析债务结构发现,杉杉集团主要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总债务的57%。
截至同报告期,杉杉集团流动负债有228.66亿元,主要为短期借款,其一年内到期的短期债务有162.41亿元。
百亿短债压顶,杉杉集团流动性十分紧张,其账上货币资金仅有60.9亿元,无法覆盖短债,短期存在较大偿债压力。
在备用资金方面,截至2023年末,杉杉集团银行授信总额有446.28亿元,未使用授信额度有218.85亿元,其财务弹性尚可。
银行授信
除此之外,杉杉集团还有170.28亿非流动负债,主要为长期借款,其长期有息负债合计147.64亿元。
整体来看,杉杉集团刚性债务有310.05亿元,主要为短期有息负债,带息债务率为78%。
从偿债资金来源看,杉杉集团主要依赖于外部融资,其融资渠道较为多元,除了发债和借款,还通过股权、租赁、应收账款以及股权质押等方式融资。
截至2024年9月末,杉杉集团将所持杉杉股份7.17亿股股份质押,累计质押股份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91.66%,股权质押率非常高。
在资产质量方面,杉杉集团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规模较大,对公司资金形成较大占用。
截至最新报告期,杉杉集团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分别为53.22亿和48.46亿元,主要产生自偏光片业务,其他应收款多为关联方占款,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投资款收回需一定时间。
除了大量资金被关联方占用,杉杉集团还持续为关联方提供大额担保,截至2024年6月末其为控股股东及关联方提供担保余额达59.93亿元,占净资产37%,存在一定担保代偿风险。
另外,杉杉集团受限资产规模较大,2023年末公司受限资产合计56.09亿元,占总资产的8.49%。
总得来看,杉杉集团业绩亏损,对债务和利息的保障能力恶化;有息负债高企,短期偿债压力较大;还存在一定商誉减值、担保代偿风险。
03“跨界王”
1989年,31岁的郑永刚接手亏损千万的宁波甬港服装厂,后更名为“杉杉”。
1996年,杉杉股份登陆A股,成为中国服装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此后,在国内服装行业进入下行周期之前,1999年杉杉开始在新能源领域布局。
通过近20年的发展,杉杉在锂离子电池正极、负极材料及电解液领域,已成为国内最大并在技术先进性和规模化方面跻身世界第二位的锂离子电池材料供应商。
2007年,郑永刚宣布辞去杉杉股份董事长职务,将更多精力放在杉杉集团和杉杉控股身上。
两年后,杉杉开始探索“产融结合”新模式,从参股银行、证券、期货、创投等多类金融机构,直至参股正德人寿构筑综合金融控股雏形。
杉杉控股原董事局主席郑永刚
2019年以来,杉杉集团开始对业务进行调整,陆续出售奥特莱斯和品牌服装业务及部分类金融业务股权,同时对储能、充电桩、锂离子电容和新能源整车相关业务停止新增投入,聚焦锂电池材料主业。
更为引人注目的是,退居二线13年后,2020年郑永刚重新掌舵杉杉股份,62岁再创业。
2020年,杉杉股份实施重大资产重组,购买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70%权益,交易对价为7.7亿美元。
2022年,杉杉股份偏光片全球市场份额增长至29%,全球第一的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人造石墨出货量突破20万吨,蝉联全球第一。
2023年2月,郑永刚离世后,他留下的这家自服装转型锂电的知名民企便陷入困顿。
2024年10月,原属杉杉系旗下的另一上市公司、主营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生产的永杉锂业(603399.SH)因行政处罚以及股权司法拍卖。
用户14xxx82
垃圾集团,小三公司,内斗不息,害人害己害股民遭殃,早倒闭早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