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1735年,雍正帝驾崩,李卫知道自己的下场不会很好,于是哭晕在棺椁之前。乾

历史古道翰风 2025-02-05 18:52:05

野史:1735年,雍正帝驾崩,李卫知道自己的下场不会很好,于是哭晕在棺椁之前。乾隆仿佛看明白了他的心思,既赏赐珍珠,又册封其功名,此时,被安抚的李卫还不知道自己的新主子有多么的“坑爹”,否则恐怕会哭死在灵堂里 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夜,圆明园九州清晏殿内烛火摇曳。 直隶总督李卫跪在雍正灵柩前哭晕,额头触地的瞬间,泪水浸透了织金蟒袍的云纹。 这位以“不识字总督”闻名的汉臣,此刻深谙新朝更迭的凶险。 三日前,他刚弹劾了满洲重臣鄂尔泰之弟鄂尔奇的贪腐,而鄂尔泰正是乾隆倚仗的辅政大臣。 雍正朝十三载,李卫凭借商人精明的嗅觉与寒门特有的狠劲,从捐纳的员外郎一路攀至直隶总督。 在浙江巡抚任上,他剿灭盐枭沈氏集团,整顿私盐使浙盐税收翻倍;督修钱塘江海塘时,更以“盐务盈余抵用工程”的变通之法,既保民生又不耗国库。 当满洲亲贵垄断朝堂时,一个不通文墨的汉臣竟能节制八旗驻防,实属异数。 雍正驾崩次日,乾隆便召见李卫,赐东珠十颗、御笔“宣力封疆”匾额。 谁都知道东珠乃满洲贵族专属佩饰,汉臣受此赏实为逾制;御匾题字刻意避开其盐政、海塘等实务功绩,仅以“宣力”二字虚饰。 这与当年康熙赐年羹尧金丝楠木棺材前的加封如出一辙。 后来雍正苦心推行的“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等新政陆续废止,张廷玉等汉臣元老遭清算。 李卫虽暂保直隶总督之位,却再无权过问盐政。 这项曾让他名震朝野的差事,已移交满洲内务府包衣出身的吉庆。 乾隆以“整顿吏治”为由,将李卫麾下缉私营的精锐调往西南平叛,留下的尽是鄂尔泰安插的亲信。 李卫“哭晕灵前”时真正恐惧的,不是明面上的贬谪,而是满洲贵族对汉臣功勋的抹杀。 当他强撑病体巡视永定河时,发现河工账册中自己主持的工程竟被标注为“鄂尔泰督办”;昔日立碑纪功的堤坝,碑文上的“李卫”二字已被凿去。 五十一岁的李卫咳血而亡。 皇帝依例赐祭葬,却在谕旨中强调“李卫粗鄙无文,幸赖先帝拔擢”,将其功绩悉数归为雍正圣明。 二十三年后南巡至杭州,乾隆见西湖花神庙竟供奉李卫夫妇神像,勃然震怒:“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非纯臣也!” 遂命捣毁神像,禁绝民间祭祀,李卫便成了杀鸡儆猴的祭品。 雍正用他,因其不结党、不读书,可破官僚沉疴;乾隆弃他,亦因其不读书、无门第,是随时可弃。

0 阅读:479
历史古道翰风

历史古道翰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