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能这样的吗?”2017年4月,小偷半夜偷车逃跑摔残,判车主全责,起诉车主赔偿30万。一审判赔偿11万多元,车主、保险公司反诉:他是自己摔倒的,犯罪行为也要赔精神抚慰金?二审是如何判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17年4月的那天晚上,徐亮像往常一样准备回家,突然发现他的摩托车不见了。 根据监控录像,他看到一名男子正骑着摩托车准备逃跑。毫不犹豫,徐亮赶紧跳上自己的车,拼命追赶。追到了一个路段,小偷在逃跑过程中失控摔倒,受伤严重。 眼看着小偷痛苦地躺在地上,徐亮这才赶到现场。报警后,警察赶到并逮捕了这名小偷,后来,法院认定这名小偷犯有盗窃罪,并判处他入狱。 表面上看,这应该是个普通的盗窃案件。然而,事情并没有就此结束。 两年后的2019年,小偷出狱后,居然反告徐亮,说徐亮追赶的行为造成了他摔伤,要求车主赔偿30万元的医疗费、误工费、精神抚慰金等损失。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一审法院居然认定小偷的说法有理,判决徐亮赔偿了11万多元。 法庭一审的判决结果,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根据法院的裁定,徐亮因追赶行为对小偷造成了“伤害”,虽然小偷在偷盗过程中摔伤,但徐亮追赶并非出于“合法防卫”,而是超出了自卫范畴,因此需要为小偷的伤情负责。这一判决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争议。 许多人感到困惑和愤怒:一个盗窃犯,不仅因为犯罪入狱,竟然还能反过来“索赔”?更有网友直言:“这个社会太疯狂了。” 法院的解释是,虽然小偷有偷窃行为,但徐亮在追赶过程中并没有采取必要的合理方式,他的行为有些过激,导致了小偷的摔伤。 正是这样的原因,法院判决徐亮赔偿小偷的医疗费用、误工费用以及一定的精神抚慰金。 这一判决让徐亮和他的保险公司都感到不满。徐亮认为,自己追赶小偷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财产,根本没有超出正当防卫的范围。 保险公司也表示,如果按照这个判决赔偿,那他们就得负担大部分费用,这显然不公平。 面对一审的判决,徐亮和保险公司并没有选择妥协,而是决定提出上诉。他们坚信自己是无辜的,认为追赶小偷完全是出于保护自己财产的目的,并没有过激行为。 保险公司则认为,车主不应当为盗窃犯的不法行为承担责任。 徐亮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追赶小偷是为了追回我的摩托车,如果我不追,他可能就能逃掉,谁来赔偿我?我明明是受害者,怎么反倒要赔偿小偷?” 经过几个月的审理,2021年,法院做出了二审判决。这一次,法院的态度发生了根本变化。法院认为,徐亮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 法律规定,公民有权保护自己的财产不受侵害,而徐亮在发现摩托车被盗后采取追赶措施,是为了制止犯罪,追赶过程中并没有使用暴力,且逃逸的小偷自己摔伤,因此不应由徐亮承担赔偿责任。 法院还特别指出,小偷在偷窃过程中摔伤,并非因为徐亮的行为过于激烈,而是因为小偷自己在逃跑过程中失控。 正因如此,法院认定徐亮没有任何过错,判决撤销了对其赔偿的判决。 最终,徐亮和保险公司顺利避免了赔偿小偷30万元的困境。这一结果让许多人松了一口气,也让不少人看到了法律保护正当行为的重要性。 这一案件也暴露出一些现实问题。很多人开始反思,是否应该加强对“反向索赔”案件的法律规范? 毕竟,像小偷这样的人,在犯罪过程中造成的伤害不应该由受害者来承担责任。 对于徐亮来说,这场官司不仅是对自己正当行为的证明,也是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一次挑战。 他表示,虽然最终胜诉,但经历的这一切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有时候真的很疯狂。 这个案件,揭示了一个深刻的法律现实:有时候,保护自己,反而可能让自己陷入更加复杂的法律纠纷当中。 而对于那些犯罪行为的受害者来说,尽管他们并没有做错什么,但仍然需要承受不必要的风险和困扰。 也许,社会的“疯狂”并非完全源自个体的行为,而是因为在某些时候,正义和常理并没有得到应有的维护。 信息来源:《今日说法》
“还能这样的吗?”2017年4月,小偷半夜偷车逃跑摔残,判车主全责,起诉车主赔偿
文晓小书生
2025-02-05 20:00:26
0
阅读:1282
亚格斯
我就想问一下一审不带脑子吗
yan 回复 02-06 03:04
个人爱好!怎么判都无所谓,又不会被追责!
用户68xxx03 回复 02-06 08:33
贼是牠小舅子?
难得胡304
一审法官重新回校再培训深造,不合格不回法院岗位
古道 回复 02-06 07:28
直接开除,不适合使用,不能胜任这份工作。
用户12xxx40
一审法院的法官可改行了!不然,浪费社会资源还会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