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一位战士顶着双腿的剧痛,抱着炸药包去炸美军的暗堡。可就当战友们等着暗堡被拔冲锋时,却迟迟不见声响。 这位战士叫许家朋,安徽人,1931年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后来在他20岁的时候,也就是1951年的时候光荣参军,成为一名军人。 接着,为响应号召,同年许家朋又加入志愿军,成为了23军67师20团9连的一名战士,随着志愿军浩浩荡荡北上,跨过鸭绿江,保家卫国。 入朝以后,为了快速投入战斗,志愿军们一连就是20几天的急行军。但是,美军不断叫嚣的的飞机炮弹,以及全副武装的翻山越岭,这对刚进入军营,才20岁的许家朋是个不小的考验。 几天下来,许家朋的脚上就磨出了好几个血泡,行军速度明显慢了下来。 为此,班长担心许家朋会掉队,于是还派了一名战士帮助他,帮他分担些重量。 然而,许家朋虽然是新兵,个子也不算高,但却是个不会向困难屈服的人。他对班长说:“艰苦就是光荣,克服困难就是胜利” 不仅如此,许家朋还主动帮助别人,每到一个营地的时候,他顾不上休息,就主动的去搭建营棚。 当时入朝已经是11月,天气已是十分寒冷。而对于刚进入到战场的新人,最主要的就是先熟悉战场环境,于是当他们稳定好以后,就开始了大练兵。 可是,许家朋的有些技能还不熟练,比如投弹投的不准。因此,为了能够早日上前线,许家朋苦练本领,甚至是当别人都休息的时候,他也经常独自一个人训练。 后来,在他的刻苦努力下,许家朋投弹不仅又准又远,而且其他的各项考核技能也都合格。 时间进入12月,许家朋所在的连队就接到了任务,要开赴前线,修筑防御工事。 在前线中的许家朋,更是发扬了不怕苦,敢于奉献的精神,不管是搬运木头还是修筑战壕,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有一次搬运木材,由于天下了雨,地上湿滑滑的,许家朋一个没注意,扭伤了脚。 排长见此,劝说让他休息,可许家朋却轻描淡写的说:“轻伤不下火线”,之后便又投入到工作中。 所有的工事修筑完毕,他们又接到了石砚洞北山反击战的任务。一想到这次要和美军硬碰硬的干,许家朋更是干劲十足。 1953年,石砚洞北山反击战打响,许家朋抱着向黄继光学习的态度,奋勇向前,和突击排的战士快速地插入到主峰,之后他们又连破敌人三道网,给后面的战友开辟了道路。 不料,就当后面的同志向主峰挺近时,突然有一个美军的暗堡,开始疯狂地喷发火舌,他们居高临下,压得同志们停滞不前。 这时,排里的一位战士请求上前炸掉暗堡,可是他还没走出去几步,就被美军给射中了。 与此同时,暗堡里的美军仍不断喷发火舌,排长认为要是不尽快拔了它,会对我军造成更大的损失。 也恰恰就在此时,许家朋离暗堡比较近,于是他便自告奋勇,他还不等排长下命令,他就抱着炸 药包冲了出去。 许家朋弯着腰,在敌人的枪林炮雨中艰难行进,谁知,就在还有离暗堡10米的时候,一颗炮弹落在了许家朋身边,他的双腿当场被炸成重伤。 可即使如此,许家朋顶着剧痛,一点一点的匍匐着向敌人爬去。当他拉开引线后,一个翻身就赶紧躲了起来。 而此时,后边的战友也都紧盯着这一声巨响,随后便发起冲锋。可是让他们奇怪的是,许久过去,却迟迟听不到声响。 原来,由于前夜下过雨,炸 药包被淋湿了,所以暗堡才没有炸成功。 任务失败,只能另寻其他的方法。此时的许家朋,看着眼前的战友,再听到一旁不断发出的“咚咚咚”的声音,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扑上去。 随后,他用尽全身力气,一下就扑向了美军的暗堡,用身体挡住了美军的枪口。 战友们见此,无不为之动容,他们将战友牺牲带来的伤痛化为力量,接着他们迅速冲上了主峰,也很快拿下了阵地。 此次战斗,我军一共击毙3500余人,缴获了一大批美军战利品。然而,我们的战士,许家朋,生命却永远留在22岁。 战斗结束以后,上级鉴于许家朋做的英勇贡献,授予他“一 级战斗英雄”的称号,并记特等功。 许家朋,他不怕困难,英勇顽强,纵使双腿重伤,也要坚持炸碉堡,并且用自己的身体作为屏障,为战友们向主峰的推进开辟了光明大道。 虽然半个多世纪已经过去,但向许家朋这样的英雄已经成为一种精神,永远活在人们心中。向英雄们致敬!
1953年,一位战士顶着双腿的剧痛,抱着炸药包去炸美军的暗堡。可就当战友们等着暗
史记峰会
2025-02-05 20:42:56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