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座”张召忠曾说过,“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和美军相差不大,还有三到五年我们就能

熹然说历史 2025-02-07 00:08:25

“局座”张召忠曾说过,“大家千万不要以为我们和美军相差不大,还有三到五年我们就能超过美国。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美国就算现在停下来不发展,让我们追,二十年内我们也不会超过美国”。 提起张召忠,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大校,他不仅有着辉煌的从军经历,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军事理论家和军事评论员。他常年出现在各大电视节目和报刊杂志上,以幽默风趣又鞭辟入里的点评,深受广大军迷和普通百姓的喜爱。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备受尊敬的"军事大咖",在2015年的一档电视节目中,却发表了一番惊人之语。他直言不讳地告诉大家,中国军力和美国相比,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就算美国现在原地踏步,让我们一路追赶,怎么着也得20年才行。 这番话一出,立马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不少键盘侠跳出来,说局座这是在给美国人唱赞歌,看不起我们当今的军事实力。更有甚者,怀疑他是不是被美国人给收买了,专门来泼我们的冷水。 但是,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琢磨一下张召忠的这番话,就会发现他的判断非常客观理性,一点都不夸张。近些年来,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防建设也取得了长足进步。先进的武器装备不断列装,新型作战力量也在加速发展。这的确让不少人产生了一种错觉,觉得离美国已经不远了。 可事实上呢?单单从军费开支上来看,2015年美国的军费预算就高达5980亿美元,而我们才8890亿人民币,折合美元也就1400亿左右,连人家零头都不到。军费投入如此悬殊,双方的军事实力能一样吗?更何况,这还只是表面现象。 要知道,一个国家的军事实力不仅仅看军费投入,更要看其背后的科技积累和工业基础。美国作为全球头号强国,在军事科技领域早就积累了大量的先发优势。从各种黑科技到尖端武器,美国人想拿出手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反观我们,虽然这些年在追赶,但积累还远远不够。这才是差距的根本所在。 当然,我们也不能妄自菲薄。这些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大批新锐武器装备实现了自主创新,为我军现代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歼20隐形战机、东风41洲际导弹、055大驱……这些"国之重器",无一不代表着我军由量到质的转变。 所以说,张召忠的判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面对中美军力的差距,我们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妄自菲薄。唯有保持战略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强军目标,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 那么,张召忠的判断到底有什么依据呢?首先,我们来看看美军现役装备的绝对优势。大家都知道,航空母舰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投射的重要标志。在这方面,美国海军可以说是当之无愧的老大。 据最新数据显示,美国现役航母多达11艘,而中国目前只有3艘。除了数量上的差距,美国航母在吨位、动力、舰载机数量等方面也都远超我们。就拿最新服役的福特级航母来说,它的满载排水量达到10万吨,而我国的辽宁舰才5万吨出头。 再来看看核潜艇。美国拥有18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每艘可搭载24枚三叉戟弹道导弹,随时随地都能对其他国家进行核打击。相比之下,我国现役战略核潜艇只有4艘,数量和质量都有不小差距。 从空中力量来看,美军的优势同样明显。目前,美国空军拥有超过180架F-22猛禽隐形战斗机,400多架F-35闪电II联合攻击战斗机,而中国空军的歼-20,数量还不到100架。更不用提美军在轰炸机、预警机、加油机等方面积累的绝对优势了。 这些差距为什么会存在?关键还是要从美国雄厚的科研实力和工业基础说起。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高度重视尖端军事技术的研发。从曼哈顿计划到星球大战计划,美国持续不断地向军事科技领域投入巨资,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卡脖子"难题。 以隐身技术为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就开始了相关研究。1981年,F117隐形攻击机就已经投入使用。直到21世纪初,F-22和B-2才相继服役。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美国在隐身材料、涂层、设计等方面都建立了难以撼动的领先地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在隐身技术上的研究起步要晚得多。直到2011年,我们的歼-20才首飞成功。这其中的差距,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追上的。它需要几代人的接力努力,需要庞大的资金投入,更需要顶层的战略决心。 同样不容忽视的,是美国遥遥领先的军工产业。作为全球军火贸易的最大出口国,美国拥有一大批实力雄厚的军工巨头,它们不仅承担着美军大部分武器装备的研制生产任务,更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军售和技术转让,不断强化着美式武器的标准化地位。 相比之下,我国军工企业的实力还比较薄弱。特别是在高端武器装备的研制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短板。歼-15舰载机、运-20大型运输机、99A主战坦克等,虽然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性能、可靠性等方面离美军主流装备还有不小差距。这也是我们必须正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

0 阅读:592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