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提醒与反复唠叨会让孩子更糟 过度提醒和反复唠叨孩子,除了宣泄自己的焦虑情绪外,对孩子的成长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这往往会带来以下几种不良结果: 1️⃣ 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特别是在自我意识逐渐增强的阶段,非常渴望被尊重和平等对待。家长的唠叨会被孩子视为不尊重其自主性的表现。 抵触情绪一旦产生,孩子可能会故意拖延,原本能做好的事也不愿意去做了。 2️⃣ 使孩子丧失自主思考能力 如果孩子做任何事都有家长在旁边不停地提醒和唠叨,孩子就失去了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比如,孩子在玩拼图时,家长一直在旁边指导这块应该放在这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依赖家长的指挥,失去自己探索和思考的能力。面对新的问题时,孩子会不知所措,只能等待别人的指示。 3️⃣ 破坏亲子间的亲密关系 过度的唠叨会让孩子对家长产生厌烦心理。孩子可能会觉得家长只知道唠叨,不理解自己。例如,孩子在学校遇到不开心的事,回到家想和家长倾诉,但家长却开始唠叨学习的事,孩子就会慢慢关闭心门,不再愿意和家长交流,亲子关系也会变得越来越疏远。 因此,家长一定要避免过度提醒和唠叨。 一些建议: 1️⃣ 当提醒多次孩子仍无反应时,停止唠叨,尝试换一种沟通方式,可能是你的方法不恰当。例如,可以试着用鼓励的方式而不是批评的方式来引导孩子。 2️⃣ 在一些小事上,让孩子自己做决定,让他们感受到被尊重,从而逐渐培养自主性。比如,让孩子自己选择穿什么衣服,或者决定周末的活动安排。 3️⃣ 明确告诉孩子哪些事是他们自己的责任,让孩子自己去安排,并且让他们知道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例如,可以制定一个家庭责任表,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任务和职责。
这是一个听话的家长
【16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