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言难劝该死的鬼!2024年,广东,两小年轻不听劝,非要翻栏杆,最后,被海浪无情卷走,退伍军人冒死营救也无力回天,明明有前车之鉴,为何总有人听不进规劝? 2024年10月份,广东的一个海边公园,两小年轻看着广阔无垠的海面跃跃欲试,打算与大海来个近距离接触,然而,公园的栏杆却阻挡了他们的去路。 两人不甘心,看着栏杆旁的“禁止翻越”四个大字依旧没有打消念头,心一横就翻了过去。 然而,不幸的是,两人还没站稳,就掉进了水里,海面看着平静,实则水下另有波涛,所以,一落水两人就被卷走了好远。 眼看就要命丧于此,两人急忙呼救,巧的是,退伍军人彭胜此时正在公园健身,听到有人落水,立刻不顾危险冲到海边跳了下去。 可是,海浪汹涌,即便彭胜身体素质良好,也是一次次被击退,根本无法靠近两名落水者,就在这一进一退,与海浪搏击的过程中,时间在悄悄流逝。 最终,人力还是没有战胜大海,彭胜拼尽全力依旧没能救回两位落水者,即便遗憾悲痛,但悲剧已经酿成。 其实,公园之所以立“禁止翻越”的警示牌,就是为了阻止此类悲剧的发生,然而,两位小年轻却心存侥幸,选择无视,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更令人悲痛的是,此类事件在现实生活中还真不少,每每都是懂得头破血流,才想起了规劝之言。 去年9月份,上海一名女教师在银行取了700万现金,民警察觉后立刻展开了调查,发现女教师正在遭遇杀猪盘,并且,此前已经向对方汇过款。 为了减少女教师的损失,民警马上叫停了女教师的继续转账行为,然而,女教师却并不买账,反而对民警心存警惕,直言民警:多管闲事。 最后,被民警劝的烦了,甚至说出了“就喜欢把钱扔水里听响声”这样的话。 好在,民警并没有放弃,即便女教师并不理解,但他们还是以保护人民的财产安全为己任,不仅对其银行账户进行了保护,还继续对其进行安全教育。 经过民警12天的规劝,女教师终于意识到了自己上当受骗。 女教师是幸运的,因为民警的不断劝阻,她避免了更多的金钱损失,然而,更多的人是听不进规劝的。 大学生小李因为缺乏锻炼,对花生过敏,假期回老家后特意对父母交代,自己不能吃花生,不要做含花生的食物。 偏偏小李的父母不信邪,从小不过敏咋就长大了过敏呢,看来还是吃的少了,于是,私下里做了含花生的饭菜。 小李不设防,花生一进肚子就躺进了医院,不想,到了如今地步,小李父母依旧不认为是吃花生的错,坚持认为“过敏”是医院的借口。 最后,小李死在了父母的无知上,而父母却到处宣扬医院治死了人。 桩桩件件,因听不进别人的规劝而造成的悲剧,不胜枚举,但是,依旧有人行走在这错误而固执的路上。 那么,明明有前车之鉴,为何总有人听不进规劝呢? 首先,是认知偏差的问题:人们往往存在过度自信的心理,认为自己不会像别人那样遭遇不幸,觉得那些前车之鉴只是个例,与自己无关。 就像上述案例中的女教师,或许她觉得自己足够聪明,不会轻易被骗,即便民警提醒,仍坚信自己的判断。 另外,是情绪与心理因素:一些人在面对问题时,会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在他人强行规劝时,这种心理会更加强烈,会故意反其道而行之。 此外,像贪婪、侥幸等心理也会使人失去理性,比如在诈骗案例中,被高额回报诱惑,选择忽视风险。 还有就是信息茧房:如今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多样,容易陷入信息茧房,只接触和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信息,对于不同意见和规劝则选择性屏蔽。 总之,人们听不进规劝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需要个人提升自我认知和理性思维能力,同时社会也应加强引导和教育。
好言难劝该死的鬼!2024年,广东,两小年轻不听劝,非要翻栏杆,最后,被海浪无情
白薇说社会
2025-02-06 18:41:23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