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年2月7日 考古学家夏鼐出生 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里,一起放烟花> 考古学家夏鼐是中国现代考古学的奠基人之一,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 **出生日期**:1910年2月7日 * **逝世日期**:1985年6月19日 * **原名**:国栋(也有说法认为“作铭”为其原名) * **字**:作铭 * **出生地**:浙江温州市区仓桥街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历史系、英国伦敦大学埃及考古学系 * **职业**: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 二、学术成就与贡献 * **埃及考古学博士**:夏鼐是中国第一位埃及考古学博士,对古埃及串珠进行了系统的类型学研究,并发表了相关学术论文。 * **考古学理论与实践**:夏鼐主张在考古研究中应用现代自然科学方法,及时将碳十四断代法引进中国。他参加了安阳殷墟、埃及艾尔曼特、巴勒斯坦杜布尔等重大考古发掘工作,并主持和指导了明定陵、长沙马王堆汉墓等地的考古发掘。 * **纠正学术错误**:夏鼐通过可靠的发掘资料,纠正了瑞典考古学家安特生关于甘肃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分期错误,提出中国新石器文化发展多元说。 * **科技史研究**:夏鼐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星图、蚕桑丝绸及晋周处墓黄金带饰的论文,为中国科技史研究作出重要贡献。 三、职务与荣誉 * **职务**:曾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后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国家文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第一、二届理事会理事长等职务。 * **荣誉**:夏鼐曾先后获得英国学术院、德意志考古研究所、美国全国科学院等七个外国最高学术机构颁发的荣誉称号,人称“七国院士”。他还是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院士),并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的委员和《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的编委会主任。 四、著作与论文 * **主要著作**:《考古学和科技史》、《中国文明的起源》、《考古学论文集》、《夏鼐文集》等。 * **主编并参加编写**:《辉县发掘报告》、《长沙发掘报告》、《新中国的考古收获》、《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等。 五、人物生平与特点 * **早年求学**:夏鼐出生于一个富商家庭,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先后就读于温州的省立第十师范学校附属小学、省立第十中学(今温州中学)初中部、上海光华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并最终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 * **留学英国**:夏鼐在清华大学毕业后,考取留美公费生考古学部门的资格,但后经更改批准,赴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攻读埃及考古学,并获得博士学位。 * **归国贡献**:夏鼐在留学期间积极参与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回国后则致力于中国的考古事业,成为新中国考古工作的主要指导者和组织者之一。 * **嗜书成癖**:夏鼐酷爱读书,涉猎范围广泛,考古、历史、文学、艺术、数学、天文、地理等无所不包。他的阅读速度和记忆力惊人,这为他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奠定了坚实基础。 夏鼐是一位卓越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和贡献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考古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严谨治学态度、广泛涉猎知识的精神以及为考古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都值得后人学习和铭记。
1910年2月7日考古学家夏鼐出生 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里,一起放烟花> 考古
靖柏玩转过去
2025-02-07 09:13: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