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诛杀年逾古稀的李善长满门。李善长仓促间翻出昔日皇

寻墨阁 2025-02-07 18:16:12

公元1390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诛杀年逾古稀的李善长满门。李善长仓促间翻出昔日皇帝所赐的免死金牌,寄望于往日的恩宠能换取一线生机。然而,朱元璋冷笑道:“再仔细看看金牌上写的是什么?”李善长定睛一看,瞬间面色惨白,已然明白自己无法逃脱劫数。 李善长,字明彦,濠州定远人,出身书香世家,自幼博览群书,通晓韬略。虽才华横溢,却甘于淡泊,隐居乡里。然而,时局动荡,他的声名终难掩盖。彼时,朱元璋已在濠州崛起,李善长察觉其气势非凡,遂毅然投奔,成为其麾下最得力的谋臣。 朱元璋对李善长极为赏识,委以军师之职,共商大计。在他的建议下,朱元璋采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之策,积蓄实力,步步为营。李善长不仅擅长谋略,更精通政务,在征战四方之际,为朱元璋掌理内政,确保后方稳定。历经多年征伐,朱元璋终成一统天下之主,建立大明王朝,李善长亦位列开国六大功臣之首,尊荣显赫。 朱元璋曾赐予李善长免死金牌,其上写道:“李善长及其子若犯死罪,可凭此牌免死。”此举既是恩宠,亦是制衡。然而,权力场上风云莫测,李善长的地位并未因殊荣而固若金汤。其覆灭的导火索,始于胡惟庸案。 李善长曾极力举荐胡惟庸为丞相,二人更结为姻亲。然而,胡惟庸后因密谋叛乱被处死,牵连甚广。朱元璋念及李善长旧功,未予深究,然而李善长未向皇帝谢恩,此举令朱元璋心生不满,埋下祸端。数年后,李善长的晚辈丁斌因罪被流放,李善长为之求情,反令朱元璋震怒,下令彻查。经拷问,丁斌供称李善长之弟李存义曾与胡惟庸密谋造反。朱元璋大怒,随即逮捕李存义。李存义供认确有谋逆之意,但李善长并未参与其中。然而,朱元璋认为李善长知情不报,已然构成大逆不道之罪,遂下令将其满门抄斩。 李善长至此方知大势已去,试图凭借免死金牌求饶,却发现牌上赫然刻有“免死,除谋反大逆”八字,彻底绝望。最终,李善长及其家族七十余口尽数被处决,昔日权倾朝野的国之柱石,终究未能逃脱帝王的猜忌。 事后,朱元璋以此案昭告天下,震慑群臣。世人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李善长恃功自傲,终至祸患;亦有人感叹朱元璋刻薄寡恩,猜忌功臣。无论如何,李善长的悲剧昭示后世:在帝王权术之下,功高未必震主,忠诚亦难自保,唯有审时度势,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0 阅读:72
寻墨阁

寻墨阁

路虽远,行者将至; 事虽难,做则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