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新航母不如中国造船厂
伊朗的首艘国产无人机航母“沙希德·巴赫曼·巴盖里”号(舷号C110-4)近日正式入役,然而其表现却让人失望。这艘航母改造自一艘韩国制造的民用船,虽然配备了一条180米跑道并附带滑跃甲板,能够起降固定翼无人机和直升机,但其性能实际上无法与真正的航母相提并论。让人不禁对其技术实力产生质疑。在对比同一时间段内中国江苏泰兴鑫福船厂的造船成就时,差距显得尤为明显。
去年,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装箱量集装箱船“鑫福104轮”在泰兴扬子鑫福船厂离泊,安全拖带出江。这艘巨轮船长达到惊人的399.99米,型宽61.3米,甲板面积更是达到了24000平方米,相当于3.3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如此庞然大物不仅拥有卓越的尺寸,其最大装箱量高达24346标箱,最大堆箱层数达到25层,满载后相当于22层普通住宅楼高。这一气势磅礴的造船成就展示了中国船舶工业强大的科技实力与制造水平,是全球航运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种种数据表明,中国造船业不仅在技术上和规模上超过了伊朗,而且在全球市场上也具有明显的竞争力。尽管伊朗努力打破制裁枷锁,发展本国航母技术,但与中国造船业的巨大进步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中国在不断创新和突破中稳固其世界船舶制造业的领先地位,而伊朗则需要迈出更稳健的步伐,提升自身技术和资源配置能力,以在国际舞台上占得一席之地。
综合来看,伊朗新航母的服役虽然标志着其军事力量的一步跨越,然而这一步并未如预期那般巨大。中伊两国在造船业的成绩对比,恰如其分地凸显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与快速崛起。一个国家技术实力的发展,除了创新之外,更需要实实在在的积累和不断突破,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站稳全球市场的脚跟。
胡哥
小编没事干了吗?跟伊朗比?闲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