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问Deepseek,3岁前没有记忆,带低幼娃出去旅游是浪费钱和时间吗? 3

职场谈谈叭 2025-02-08 13:49:03

当我问Deepseek,3岁前没有记忆,带低幼娃出去旅游是浪费钱和时间吗? 3岁前没有记忆,带孩子出去旅游的意义是什么?当我问Deepseek带低幼娃旅游是浪费钱吗?它的回答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我这么多年的反向遛娃方式才是新型家庭带娃见世面的高认知普遍操作。 3岁前虽然没有记忆,这个时期却是大脑神经元连接爆发式增长的黄金期,幼崽的活动、见过的场景、玩耍中的感官刺激,就像在给大脑刷机,未被使用的突触将在青春期被修剪,这也是孩子在上学后智商差异的由来之一。因为早期体验直接决定哪些神经通路会被保留,形成硬件基础,硬件越强,孩子的实力也就越有保障。 我曾经也以为带娃出去旅游就是涨知识见世面,直到孩子4岁了带他去海南7天游,7天都在沙滩挖沙子。我才有所顿悟,带出去的意义不是去哪玩,而是这个过程里幼崽的感受、互动的质量、自由探索的愉悦感。 哪怕没有旅行这个舞台,家附近公园里一样可以完成对孩子的启发和引导,使他得到应有的成长。孩子得先要有了日常才会领会奇观的了不起,就像一棵树的年轮不会记录每一场细雨,但每一滴水都参与了它的成长,看似大量无用的游戏,恰恰完成了孩子伴随一生的底层心智。 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常用的反向遛娃技巧,不知道怎么带娃出游的,好好学习一下,幼儿园就开始尝试起来,小初高必定收获一个能量爆棚的梦中情娃。 一、别把孩子带到误区磁场。 很多家长对见世面有很深的误解,认为要去住奢华的酒店、吃高档的餐厅、看文明的景区,其实真正的见世面绝非如此,七八岁以下的孩子对环境的感知能力还很弱,并不会觉得景区和公园有什么具体差别。但是孩子对于人情的感知却极其敏感,有爱的家人,要好的小伙伴,比任何地理上的景都要好,一花一草一树木,皆是大自然中最好的世面。可以带孩子集天地精华,存天地能量,这是一个玄学,但是真的非常有助于孩子的成长和学习。 二、最划算的教育投资在户外运动。 身体、眼睛、心理素质这些安排好了,不管学习怎么样,起码到了小学不用戴眼镜,不会因为三天两头感冒请假,不会一点点小挫折就哭哭啼啼,这些都是以后的本钱。户外学习还能把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满上,不要觉得出去玩浪费时间,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大自然的知识是活的。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知识点,而是拥有学习能力。 就选最简单的,骑车爬山、当地最便宜的动植物园,20来块钱足够了。每次去带一个打卡表,我们结合DK大百科做了详细的整理。设计好主题,深度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可以是发现不一样的鸟类,可以是了解不同昆虫的习性,可以是分辨植物的种类。一周一次,一年少说有40次机会。报两三万的研学班去上户外课堂也是这个效果。 三,年初我们都会计划一年带孩子去20个地方玩,每次去准备好一张探索任务卡和3个小程序,就能在玩的时候认识 95%的动植物,收获在家一周都学不到的知识和成就感。哪怕都是当天来回,也足够一家人走遍你所在城市的春夏秋冬。实在不知道去哪里玩,也可以参考这些年整理的带娃旅行计划,根据季节排好了。 四、全家去名校旅行,比如哈工大能发射火箭。这些实景会让孩子真实感受到名校的存在,不是家长口中的一个望子成龙的期待,孩子能产生向往并为之努力。不过千万别报研学团,收费贵不说,体验感还差,走马观花打打卡,根本学不到什么。可以参考这份国内名校参观预约攻略,不浪费钱也不耽误事。 五、重点不是目的地,而是怎么去目的地。 如果你的旅行就是安排好一切,孩子只是跟随,他的感触不会有太多,让孩子和你一起做攻略。当地的文化民俗美食习惯特色,当孩子填满这份旅行计划表。人文历史、时间管理、计划组织,他都学会了,你花几千块报研学班,学的不也是这个? 六、陪孩子做100件仪式感小事,全都帮你分类整理好了。素质拓展能力培养12件事、自然探索10件事,全方位都有,从最简单的做起,做一件事划掉一件,不花多少钱,仪式感拉满。 七、参加当地的免费公益课。博物馆一般每个地方都有,一定别浪费这些资源,像泥塑课能让孩子知道杯子是怎么做的,昆虫课可以近距离观察蝴蝶。全国最新博物馆名单我整理好了,也可以关注当地博物馆官方号,活动信息都在那。 八、打卡各类儿童展览,带孩子进美术馆、音乐厅,不是让他们成为美术家、音乐家,而是感受艺术氛围。3 ~ 7岁孩子每次一小时就够了,7 岁以上家长可以先收集相关信息,让孩子体验感拉满。这种展览大都免费,直接预约就行。 看到这里你会发现,对孩子来说,去哪玩并不重要。你的一小步挑战是孩子教育的一大步,换种教育方式照样能养出厉害孩子。我整理了很多户外观察表,真的只能帮你到这了,在新的一年里,一起带孩子感受有创造力的艺术启蒙,有发散性的科学实验,有灵魂的科普知识。 以上提到的所有都打包整理在能量暴涨里面了,有需要的家长留能量直接给。父母必看 幼儿园 一起家庭教育

0 阅读:34
职场谈谈叭

职场谈谈叭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