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明悼念黄旭华:当演员遇见“深海英雄”,谁才是真正的“顶流”? 2025年2月6日,99岁的黄旭华院士与世长辞。这位隐姓埋名30年、为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奉献一生的“深海英雄”,在生命的终点回归了星辰大海的怀抱。 次日,演员黄晓明发文悼念,称“此生有幸演绎黄老的故事,是作为演员的至高荣耀”。这看似寻常的明星追思,却撕开了娱乐圈与家国英雄之间一道深刻的镜像——当聚光灯下的演员,遇见深海无声的功勋,谁的光更亮? 黄旭华是谁?他的故事里没有热搜、没有流量,只有一句“对国家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而黄晓明,作为《功勋》中黄旭华的扮演者,用荧幕表演将这段历史推向大众视野。 讽刺的是,黄旭华用一生践行“不需要聚光灯”,而演员却依赖聚光灯生存。黄晓明说“真正的英雄以祖国为明灯”,但这句话从明星口中说出,是否带着一丝“借光”的意味? 黄晓明在悼念文中提到,黄旭华的事迹教会他“忠孝两全”。然而,黄老用一生诠释的“忠孝”,是舍弃家庭、隐姓埋名的血泪抉择; 而演员的“忠孝”,或许只是剧本上的台词和颁奖礼上的感言。这种反差,恰恰暴露了娱乐圈对英雄叙事的“功利性”——我们是否在用流量时代的逻辑,消费着沉默的英雄? 更值得玩味的是,《功勋》剧组曾拜访黄旭华,镜头记录下他让妻子理发的温情一幕。这一幕被搬上荧幕后,观众为“科学家也有人情味”感动落泪。但鲜少有人追问:当黄旭华在荒岛啃馒头、算数据时,谁在乎过他的“人设”? 黄旭华的伟大,恰恰在于他不需要被看见。他像核潜艇一样深潜于历史长河,用“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执念,铸就大国重器。 而黄晓明的悼念,本质上是将这种“不可见”转化为“可见”。这或许是一种必然——在娱乐至死的年代,英雄的故事若无人讲述,终将被遗忘。 但问题在于:我们需要的究竟是黄晓明式的“致敬”,还是黄旭华式的“行动”?当明星们用一篇篇悼文抢占热搜时,黄老生前最牵挂的核潜艇事业,又有多少年轻人愿意投身? 黄晓明说“此生有幸演绎黄老”,但黄旭华的一生,从来不是一场“表演”。他的荣耀属于深海,属于国家或地区,而非镜头前的悲情叙事。 当明星们在红毯上争奇斗艳时,黄旭华在深海中静默前行——谁才是真正的“顶流”?答案早已写在民族的脊梁上。 (信息来源:潇湘晨报•晨视频 2025-02-07 ·《黄晓明发文悼念黄旭华院士:“此生有幸演绎黄老的故事,是作为演员的至高荣耀”》)
黄晓明悼念黄旭华:当演员遇见“深海英雄”,谁才是真正的“顶流”? 2025年2
小娅说知识
2025-02-08 14:55:46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