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前,很少有人听说过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仅仅几年之后,两国就建立起了亲密无间的关系,中国对阿要钱给钱、要物给物。但又过了几年,阿尔巴尼亚却变成了一个反华国家。
阿尔巴尼亚地处于欧洲的巴尔干半岛,对于中国人来说那是一个神秘而遥远的国度。二战结束后,阿尔巴尼亚建立了社会主义体制,在1949年11月23日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东欧国家之一。
很长时间内,阿尔巴尼亚的外交都是以苏联为主。苏联是对阿的第一大援助国,苏联对阿尔巴尼亚社会方方面面有着无形的影响力。阿尔巴尼亚甚至称呼苏共为“妈妈党”,可见两国关系之不平等。
但是新中国完全不同,我们以一种阿尔巴尼亚人从来未感受到的平等与尊重与其打交道。毛主席、周总理多次向世界宣示反对大国霸权主义,主张大小国家一律平等,赢得了阿尔巴尼亚人的好感。
1954年,在阿尔巴尼亚国庆之际,周总理代表中国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焰火,阿人民在首都欣赏到了一幕盛大的焰火晚会,举国狂欢。
1955年,中国在阿举办了一次中国民族艺术展览,阿民众大饱眼福、大开眼界。展览会后,中国宣布将展品全部无偿赠送给阿尔巴尼亚。紧接着,中国又送出第三份厚礼,上万吨小麦、白糖、奶粉等民生物资,缓解了阿国内供应紧张的燃眉之急,阿领导人盛赞中国慷慨好义。
中阿两国急速升温,阿方为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为奔走,中国在本国还相当困难的时候,在近二十年时间里累计向阿提供100亿人民币援助,把用外汇购买的最新设备赠送阿方,同时援建了142个项目。而阿国卖不出去的一些劣质商品,则由中国收购。可以说,阿尔巴尼亚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是靠中国一己之力才维系着国家运转。
阿国是个仅有200万人口的小国,这么多中国援助涌了进来,阿国视为大国帮助小国理所应当,养成他们的懒惰和依赖心理,因而毫不珍惜中国人民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物资,随意浪费、大肆挥霍。
中国以诚相待,但阿尔巴尼亚却愈发地贪婪,狮子大开口,越来越不顾及中国的实际条件与困难,强人所难。援助得不到满足后,阿方对中国态度慢慢冷淡了下来,在国内开始监视和窃听中国专家。中国出于友好开通阿语广播后,阿官方竟然还禁止国内收听。
70年代起,中国出于国际关系现实,做出了与美国发展关系的决定,阿尔巴尼亚不但不支持中国,反而开始大肆抨击中国的做法,还公然批判关于“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阿方的媒体连篇累牍、声嘶力竭、无休无止地诋毁中国,阿国领导人霍查还血口喷人,指责中国驻阿大使馆人员都是特务,阿国内亲华人士都是间谍。
中国对阿的行为一直默默承受,没有干涉和抗议,做到了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不搞国际舆论战。对于霍查疯狂反华,时任中央领导人指示说“大人不见小人怪。”
阿方翻脸不认人的行为,彻底让曾经十分火热的两国关系进入严冬。中国不但没有对阿方有一丝一毫恶语相加,相反,阿国领导人霍查病重时,中国还从国内派出了专家组紧急援助,帮助这位阿方的“一号病人”转危为安。
1978年7月7日,中国宣布停止一切对阿援助。断援后,阿方对中国多年提供的贷款全部赖掉。随后在东欧剧变中,阿尔巴尼亚红旗落地,建立了新政权,中阿两国外交关系才逐步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中国不是一个记仇的民族,但中国的善良也需要被善待,我们掏钱不是为了买仇人。这样的例子,阿尔巴尼亚是一个,我们的两个近邻何尝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