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一张“救胃”方,效果显著,修复胃黏膜,横扫萎缩肠化 “冰冻三尺,非一

陈玉龙谈养护 2025-02-08 18:29:56

萎缩性胃炎一张“救胃”方,效果显著,修复胃黏膜,横扫萎缩肠化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萎缩性胃炎的形成,是长时间逐步发展的结果。这一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 从慢性浅表性胃炎发展为萎缩性胃炎,会伴随胃黏膜萎缩、腺体受损,甚至出现肠化、异形增生。这些变化是长期受不良生活习惯影响,损害不断累积的过程,漫长且复杂。 胃黏膜的萎缩意味着胃黏膜的厚度减少,腺体的受损则影响胃酸和消化酶的分泌,进而影响消化功能。肠化是指胃黏膜上皮细胞被肠型上皮细胞所替代,这是一种癌前病变的表现,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患者程女士,多年来一直受胃胀困扰,情绪不好时,症状会加剧。在找我就诊前的几个月,她的不适症状加重,经检查确诊为 c1 型萎缩性胃炎。 这种类型的萎缩性胃炎虽然属于轻度,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进一步发展,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她经常感到胃脘胀满,胃气上冲到咽喉,却难以排出,嗳气或放屁后症状稍有缓解。嗳气有酸腐气味,还伴有口臭。 这种症状表明胃内有积食,消化不良,胃气上逆。平时气短,爱叹气,大便黏腻不成形,脸上痤疮明显。这些症状反映了脾胃功能失调,湿热内蕴,气机不畅。 观察其舌象,舌体胖大、颜色淡,舌苔白腻;脉象沉细弱。舌体胖大、颜色淡表明脾虚,舌苔白腻则提示湿浊内蕴,脉象沉细弱反映了气血不足,整体表现为脾虚湿滞的证候。 经辨证,属于脾虚湿滞、胃失和降、寒热错杂导致的胃痞。这种证候的形成是由于脾胃虚弱,湿浊内生,寒热互结,导致胃气不降,气机阻滞。 因此,调理方案以健脾化湿、和胃降逆、寒热并调为主。 为她拟定的药方如下:党参、茯苓、炒白术、当归、白芍、黄连、豆蔻、厚朴、炒枳壳、木香、甘草、柴胡、黄芩、莲子心。 这些药物的组合旨在健脾益气、化湿和中,同时清热燥湿、温中化湿,调畅气机,平衡寒热。党参、茯苓、炒白术健脾益气,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黄连、黄芩清热燥湿,豆蔻、厚朴温中化湿,柴胡、枳壳、木香调畅气机,甘草调和诸药,莲子心清心安神。 程女士坚持服药 10 天后,胃气上冲的不适症状减轻,胀满感缓解,大便稍有成形,面部痤疮减少。这些变化表明药物起到了一定的疗效,脾胃功能有所改善,湿热得以清除。 之后根据她的症状变化调整药方,去掉莲子心,加入桂枝、鸡血藤等。桂枝温经通脉,鸡血藤活血通络,这些药物的加入旨在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胃黏膜的修复。继续巩固治疗两个多月后,不适症状基本消失。随访三个月后复查,萎缩情况已消失。这表明通过系统的中医调理,患者的胃黏膜得到了修复,脾胃功能恢复正常。 回顾整个药方,以四君子汤为基础,起到健脾益气、化湿和中的作用。四君子汤是经典的健脾益气方剂,党参、茯苓、炒白术、甘草共同作用,增强脾胃功能,改善消化吸收。 方中黄连、黄芩用于清热燥湿,清除胃内湿热,改善胃黏膜炎症。豆蔻、厚朴可温中化湿,温中散寒,化湿和胃,缓解胃脘胀满。 柴胡、枳壳、木香能调畅气机,疏肝理气,缓解气滞症状。 莲子心、黄芩、吴茱萸等药物起到寒热并调的作用,以平衡体内的寒热状态,使胃气得以和降,症状得以缓解。 后续根据她身体的不适情况及时调整药方,最终实现和胃降逆、健脾化湿、调畅气机、修复胃黏膜的目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通过中医辨证施治,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灵活调整药物,达到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健康科普中医萎缩性胃炎胃炎萎缩性胃炎能不能逆转?修复胃粘膜

0 阅读:85
陈玉龙谈养护

陈玉龙谈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