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社会地位演变: 新中国成立那会儿,50年代的老师们,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兜里没钱,但心里头美滋滋的,倍儿有面子。到了60年代,天公不作美,加上家里那点事儿,老师们一下子从天上掉到了地下,成了“臭老九”,听着都让人心疼。70年代吧,虽然大门慢慢敞开了,老师们心里头还是七上八下的,过得不踏实。 时间一晃,8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地,钱袋子是鼓了点,但老师们手里头还是紧巴巴的,好在福利还不错,算是个安慰。90年代,市场经济火了起来,有的老师按捺不住,也下海经商去了。转眼到了2000年到2010年,大学门槛低了,上学的人多了,可教育质量嘛,就像一锅乱炖,啥味儿都有。 再到2010年到2021年,教育成了香饽饽,政策上说是要先发展,老师们腰杆子也硬气了,工资涨了。不过呢,补课这事儿,就跟夏天的蚊子一样,嗡嗡嗡的,到处都是,让人头疼。五十年代那会儿,新中国刚露脸儿,老师们虽然穿得朴素,吃得单调,但一个个精神头儿足得很。他们咧着嘴笑,乐呵呵地在苦日子里传授学问,愣是赢得了老百姓的心。那时候,老师不光是教书先生,还是大伙儿心里的定海神针呢。 可到了六十年代,这风向变得比翻书还快。天灾人祸一起来,老师们的地位那是一落千丈啊。不少老师被赶到乡下教书,饿着肚子,还得受气,被人叫“臭老九”。他们的生活啊,就像坐过山车,心惊胆战,不知何时就来个急转弯,遭点罪。到了70年代,社会虽然慢慢揭开了神秘面纱,但老师们的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他们在动荡不安的日子里硬着头皮教书,就为了让学生们的学习不断线,质量不掉队。可别说,学问再多也没用,那时候的老师反而因为书读得多而犯愁呢! 转眼到了80年代,改革开放就像春风一样吹来了新希望。老师们虽然钱包不鼓,但单位给的福利还算不错,房子住得安稳,吃饭也不用愁。特别是1985年,还整了个教师节,老师们总算有了个被夸夸的日子,社会地位也跟着往上涨了点。 到了90年代,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澎湃,有的老师一看形势不对,就转身投入了商海,想着能捞点大的。不过,大部分老师还是挺讲义气的,守着三尺讲台不动摇,哪怕工资不高,物价还一个劲儿地往上涨。好在啊,大家慢慢开始觉得老师重要了,老师的面子和尊严也找回来不少。从2000年到2010年,大学那是敞开了大门迎学子,农村娃也有机会上大学了,真是喜事一桩。不过呢,“范跑跑”这一出,让大伙儿发现,原来教师队伍里也有那么几个“不省心”的,师德师风问题瞬间成了热点。接下来的十年,给老师“上道德课”就成了头等大事。 时间一晃,到了2010年到2021年,教育成了国家的“心头好”,“优先发展”那是必须的,全国上下,特别是农村,孩子们上学那叫一个方便。农村老师的钱包也鼓了起来,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算是缓解了点儿。可新问题又来了,补课补得满天飞,家长和老师都被“内卷”的风给吹得晕头转向。 到了2020年,老师们算是熬出头了,摇身一变成了小资,社会地位也噌噌往上涨。虽然这条路走得是曲曲折折,但老师们还是凭着那股子“老黄牛”精神,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
教师社会地位演变: 新中国成立那会儿,50年代的老师们,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虽然
悲悯重演
2025-02-08 22:02:31
0
阅读: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