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9月5日,湘军通过炸开安庆城墙形成缺口,随后蜂拥而入。守城将领吴定彩与叶芸来奋力抵抗,试图堵住缺口,但最终未能阻挡敌军的攻势。英王陈玉成与辅王杨辅清在局势危急时率部撤退,安庆最终落入清军之手。城中数万名太平军全部战死。 1860年初春,清军围攻安庆,太平天国王庭在南京感到愈加焦虑。英王陈玉成,年仅23岁,却已是战场老将,自十四岁投身太平军,参与过多场关键战役,屡次获得天王洪秀全的赞誉。此时,清军派遣湘军领袖曾国藩亲自指挥,采用四路并进的策略,围攻安庆。 5月,清军水师提督杨载福在枞阳发起猛烈攻势,彻底封锁安庆,太平军因背叛而失去了控制,枞阳沦陷,安庆陷入困境。陈玉成随即南下救援,带领十万大军赶往安庆,但在与清军激战中,由于骑兵优势,陈玉成被迫撤退,未能成功解围。 在这期间,洪秀全与李秀成商议制定新战略,派陈玉成率部进军湖北,李秀成则率部南下欲合围武汉。但李秀成的行动迟缓,未能抓住时机,错失了改变战局的机会。翌年,陈玉成重新整编军队,策划了规模庞大的救援行动,于8月25日再次出击安庆。 在这次战役中,太平军士兵冒死填平敌军的壕沟,以期突破防线,然而清军顽强抵抗,炮火猛烈。安庆守军吴定彩趁机从西门出击,试图通过绕攻清军后方。然而,清军在曾国藩的指挥下加强了防线,激战持续数日,安庆战场尸横遍野。 围困长达数月,守军粮草告罄,士兵只能依靠猪狗、树皮为生,许多人死于饥饿。9月4日晚,清军精心准备,通过地下通道埋设火药,第二天早晨成功炸开缺口。尽管吴定彩与叶芸来英勇抵抗,但由于兵力悬殊,最终全城的两万多名太平军士兵壮烈牺牲。 安庆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长江下游防线的崩溃,随后的两年间,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亦沦陷。清军首领曾国藩到达安庆后,因伤亡惨重下达“兵丁大索三日”的命令,导致无差别的抢掠与屠杀,四万多名无辜平民在三天内死亡,安庆成为废墟。 曾国藩的奏报中提到,超过两万太平军士兵死于战斗,包括大量老弱妇孺。他称此为“大快人心”,这一行为引起了湖南和安徽民众的强烈反感,甚至有“曾剃头”和“舂骨灰”的恶名流传。安庆之战,虽为清军的胜利,却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成为历史上最为血腥与残酷的战役之一。
1941年,一个日军少将带了4个随从外出游玩,谁知却被新四军发现行踪,新四军旅长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