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季羡林大师的《动乱的年代》,出于对季大师的尊崇,想欣赏一下,但读了大师写的《序》后,我有点不淡定了。 大师在《序》中,把那个年代的“五七干校”称称为“牛棚”,本来没有什么不妥,文学作品嘛可以夸张,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师竟然对所谓的“牛棚”没有加双引号,这就给人有误导的成份了。 你如果对“牛棚”不加符号,给人的感觉就是牛棚,农村养牛的简陋棚子;但加了符号,就证明有特定的含义,不会给人产生错觉。 不知道大师有意为之,还是笔法错误。但作为大师,一种低级的错误应该不会是笔法的错误。 如果大师是有意为之,这就有歪曲事实,不尊敬历史的嫌疑了! 众所周知,把人放到牛棚里居住,是惨无人道的,而那个时候“五七干校”的条件,实际上还是不错的,起码比农村人生活的条件要好。 现在,了解那段历史的人有很多还健在,一个文学大师不应该犯这么低级的错误!
偶然的机会,看到了季羡林大师的《动乱的年代》,出于对季大师的尊崇,想欣赏一下,但
长空飞过鹰
2025-02-09 20:28: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