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又一位国之栋梁离世!曾获得共和国勋章,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老,因病医治

上瓦州杭 2025-02-09 23:06:54

悲痛!又一位国之栋梁离世!曾获得共和国勋章,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老,因病医治无效2月6日在武汉去世,享年99岁!

1926年,一个婴儿在广东汕尾呱呱坠地,谁也想不到,这个名叫黄绍强的孩子,后来会改名黄旭华,成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擎天巨擘,隐姓埋名三十年,为共和国铸造水下长城。

2025年2月6日,湖北武汉,99岁的黄旭华院士溘然长逝,巨星就此陨落。消息传开,举国悲恸。黄旭华院士的经历与我国核潜艇发展紧密相连。

1958年,他突然接到通知赶赴北京,从那一刻起,他的人生道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上级把一个重大的任务交给了他——研发核潜艇,这是一项高度机密的工程项目,意味着从此要隐姓埋名,甚至不能告诉家人自己在做什么,这个艰巨的任务摆在他面前,他立刻就下定决心了。

他明白,国家利益最重要,个人的得失根本不重要,黄旭华从此退出了公众视线,全身心投入到了核潜艇的研发工作中,从一个普通的船舶工程师,到核潜艇工程的副总工程师,再到总设计师,他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彼时之中国,一穷二白,既无技术积累,亦无现成经验可循。黄旭华及其团队凭借那股韧劲,从零起步,边实践边摸索,点滴积累,由无至有。他们为了迅速掌握关键技术,整天整夜都在努力学习,翻阅资料,不停地试验,黄旭华为了检验核潜艇的表现,亲自下水进行了深度潜水测试。

这是冒着生命危险的举动,但他义无反顾,这位总设计师得对核潜艇的安全性作出最终评价,他的这份勇敢和责任感,让整个团队都受到了鼓舞,也代表了我国核潜艇精神的精髓。

然而,在投身核潜艇事业之前,黄旭华的人生轨迹并非如此波澜壮阔,他出身平凡,爹妈都是普通人,他爹还是个乡村医生,小时候,他和小伙伴们一起在田野里尽情奔跑,在小河边玩耍,在那个战乱年代,他求学之路特别不容易。

小学、中学时期,他辗转于广东、广西多地,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也磨砺了坚韧的性格,这段经历,让他心里种下了对祖国贡献的愿望,黄旭华在大学时期,选了上海交通大学的船舶制造专业,他学习特别努力,对船舶知识研究得很深,这为他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949年,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方向,他立志用自己的所学,为新生的共和国贡献力量,黄旭华早期的工作经历,也为日后研制核潜艇打下了坚实基础,这位同志曾在上海港务局和船舶工业管理局等地方工作,对造船和管理方面有了不少实际经验。

这段经历,让他对船舶的性能和构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培养了他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即使在功成名就之后,黄旭华也从未停止过对核潜艇事业的探索,他明白,科技进步飞速,核潜艇技术也得跟上步伐,不断进步。

他激励年轻人要敢于创新,大胆闯关,把核潜艇事业继续发扬光大,他一直盯着新一代核潜艇的研发,给年轻科研人员传授了不少经验和点子,黄旭华的成就,得到了党和国家的认可和表扬,他因卓越贡献,两度荣膺国家科技进步奖最高荣誉,获评全国劳模,还入选了感动中国人物和共和国勋章得主,以及国家科技领域最高奖项。

这些荣誉,是对他毕生付出的最大肯定,黄旭华的一生,满是拼搏与无私的奉献,他用行动展示了真正的爱国心、科技追求和无私付出,他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倾注于祖国的核潜艇事业,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从隐姓埋名三十年到最终获得共和国最高荣誉,他的故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他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共和国的历史篇章中,黄旭华的故事就像一面指引我们前行的旗帜,他的精神,是一座丰碑,激励着我们不断奋斗。

我们要铭记他的成就,传承他的精神,为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在新时代,我们需要更多像黄旭华这样的科技人才,勇于担当,甘于奉献,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0 阅读:33

评论列表

HONXIA

HONXIA

3
2025-02-10 06:10

一路走好!

上瓦州杭

上瓦州杭

这是我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