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5年2月10日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出生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里,一起放烟花> 明代书法家董其昌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基本信息 董其昌(1555年2月10日\~1636年10月26日),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他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正月十九日,卒于明毅宗崇祯九年九月二十八日,是明朝后期的大臣、书画家。 二、仕途经历 * 万历十七年(1589年),董其昌考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 * 他一度担任皇长子朱常洛的讲官,后来历任湖广提学副使、福建提学副使、河南参政,因病辞职。 * 泰昌元年(1620年),明光宗朱常洛继位,董其昌被授为太常少卿、国子司业,并参修《明神宗实录》。 * 天启五年(1625年),他出任南京礼部尚书,因事辞官。 * 崇祯五年(1632年),董其昌任太子詹事。 * 崇祯七年(1634年),他回归乡里。 董其昌对政治异常敏感,一有风波就坚决辞官归乡。 三、艺术成就 1. 绘画 * 董其昌擅于山水画,师法于董源、巨然、黄公望、倪瓒等人。 * 他的笔致清秀中和、恬静疏旷;用墨明洁隽朗、温敦淡荡;青绿设色古朴典雅。 * 董其昌以佛家禅宗喻画,倡“南北宗”论,为“华亭画派”的杰出代表,兼有“颜骨赵姿”之美。 * 他的存世作品包括《岩居图》《秋兴八景图》《昼锦堂图》《白居易琵琶行》《烟江叠嶂图跋》等,画作及画论对明末清初的画坛影响甚大。 2. 书法 * 董其昌的书法出入晋唐,自成一格,被康熙皇帝倍加推崇,赞曰:“华亭董其昌书法,天姿迥异,高秀圆润之致。结构字体皆源于晋人,能得其运腕之法,转运处古劲藏锋,似拙实巧,雄奇峭拔,草书纵横排宕有致。” * 他被列入中国历史上十大书法家排名榜,与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黄庭坚、怀素、苏轼、文征明、褚遂良、欧阳询等人齐名。 * 董其昌的书法代表作有《戏鸿堂帖》(刻帖)等,对后来的书坛影响也颇为巨大。 3. 诗文 * 董其昌颇能诗文,著有《画禅室随笔》《容台文集》等作品。 四、人物关系 * 儿子:董祖源、董祖常、董祖和 * 外甥女:唐氏 * 好友:陈继儒等人 * 学生:薛素素、王时敏、王鉴、龚贤、担当等人 五、人物评价 董其昌在艺术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的书画创作讲求追摹古人,在笔墨的运用上追求先熟后生的效果,拙中带秀,体现出文人创作中平淡天真的个性。同时,他也是一位通禅理、精鉴藏、工诗文的全才艺术家,执艺坛牛耳数十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历史上也存在一些对董其昌不利的评价,但这些评价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和谣言写本,需要谨慎对待。
1555年2月10日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出生天南地北大拜年戳这里,一起放烟花>
靖柏玩转过去
2025-02-10 07:46:38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