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5年2月10日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逝世 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

靖柏玩转过去 2025-02-10 07:49:19

1865年2月10日 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逝世 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Heinrich Friedrich Emil Lenz)是一位在电磁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以下是对他的详细介绍: 一、生平简介 1. **出生日期与地点**:楞次于1804年2月24日出生于沙俄的德尔帕特市(今爱沙尼亚共和国的塔尔都)。 2. **教育背景**:楞次16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家乡的德尔帕特大学。 3. **职业生涯**: * 1828年,楞次当选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的初级科学助理。 * 1830年,当选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 * 1834年,成为圣彼得堡科学院院士。 * 1836年至1865年,任圣彼得堡大学教授。 * 1840年,担任圣彼得堡大学数学物理系系主任。 * 1863年,当选为圣彼得堡大学第一任校长。 4. **逝世日期与地点**:楞次于1865年2月10日在意大利罗马因中风逝世。 二、主要成就 1. **楞次定律**:楞次在电磁学领域最为著名的贡献是提出了楞次定律。该定律表明,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这一发现对于理解电磁感应现象具有重要意义,并成为电磁学领域的基本定律之一。楞次定律的表述可归结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它的原因。”这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的具体体现。 2. **焦耳-楞次定律**:在电热方面,楞次独立于英国物理学家焦耳确定了电流与其所产生的热量的关系,即焦耳定律。因此,焦耳定律也被称为焦耳-楞次定律。这一发现为电热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 3. **其他贡献**:楞次还研究了不同金属的电阻率以及电阻率与温度的关系,建立了电磁铁吸引力与磁化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的定律,导出了含电动势和电阻的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布的定律等。此外,在地球物理方面,楞次也积累了大量可靠的观测数据,为地球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三、科学态度与方法 楞次是一位严谨而勤奋的科学家。他善于从实验中总结经验,提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定律。他的研究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精确的实验验证自己的理论预测。同时,楞次也善于与他人合作,共同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 俄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希·楞次是一位在电磁学和电热学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他的楞次定律和焦耳-楞次定律为电磁学和电热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对后世科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0 阅读:4
靖柏玩转过去

靖柏玩转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