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 ,一名女子和丈夫奋斗多年买了套新房,上电梯时,她和同楼层的邻居聊天,顺便问了一嘴:你家的房多钱买的?丈夫听完邻居的回答,在新房站了一个多小时,满脸落寞。女子后悔不已:以后坚决不能问这个问题,否则真的会睡不着。
中国人总是有点恋家的,不少人的梦想都是能够买下一套房子,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有了家就像有了根,不再漂泊流浪。 广东的王女士和张先生(均为化名),也梦想着能够在这里买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他们夫妻俩一直在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赚钱,省吃俭用,把钱存下用来买房。 有目标就有动力,他们看着银行卡上不断增长的余额,嘴里的大白馒头似乎都变得甜了起来。
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奋斗和努力,夫妻俩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虽然不多,但好歹能买个属于自己的小房子了。 夫妻俩在经过仔细地筛选,终于选定了一套房子,签下了购房合同,房本到手的时候,两人的心底一阵激动,以后就有家了,也算是在这个城市扎了根。 买了房就开始策划怎装修了,夫妻俩满怀期待的策划着如何装修,看着自己的房子一点点变成想象中家的模样,他们的眼睛里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可是,就在他们再一次前往新房,查看装修进度的时候,他们的喜悦被人毫不留情的击碎了。 原来,这次他们去看新房的时候,在电梯里遇到了一个业主,他们两个竟然是同一层楼的邻居,这可真是缘分啊。 既然见了面,就忍不住聊了起来,一时的好奇心,让王女士问出口一个让她之后后悔莫及的问题,她问了邻居买这个房子的价钱。 邻居的答案给了他们重重一击,明明是一样的房型,一样的面积,甚至还是在同一层楼,但是邻居买房的价钱却比他们低得多! 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在得知了邻居用如此低廉的价格买下来这个房子后,他们再也没有心情去看自己的新房了。
王女士的老公默默地站在一间空房子里,表情呆滞,落寞的看着空无一物的墙壁,极其落寞。 王女士知道老公这是心里不舒服,其实她心里也不好受,觉得不公平,觉得自己吃亏了,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老公,甚至开始后悔,为什么自己要去问那个问题。 其实,买房子有差价是很正常的事情,不仅仅是和地理位置等方面有关,购买时间、方式、途径不同,房价也会有所不同。 那么,从法律的角度看,这件事应该如何评价呢?
《民法典》中明确书写了,只要行为人有进行民事行为的能力,意思表示的清楚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那么他的行为就是有法律效力的。 虽然王女士和她的丈夫对于两家房价不同感到不公平,但是他们的行为是合法的,合同也是合法合规的,所以他们买房的交易依旧是有法律约束的。
《价格法》中对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只要不是政府明确规定的,经营者可以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上下调动。 所有,即使是一模一样的房子,价格上经营者也是可以进行调整的,房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会根据时间进行不同的浮动。 当然,这个浮动不能太离谱,《价格法》中明确规定了,经营者的定价需要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诚实守信,合法合规。 如果他的价格差非常大,那还是要负法律责任的,但如果不是非常离谱,那就没有任何问题。 合同对于双方都是有约束力的,就算王女士和他的丈夫心里再怎么不舒服,白纸黑字的合同是他们亲自签的,已经有了法律效力,想再多也没用。
郭巍
把你的经历写下来挂在中介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