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四圣心源》-寸口脉法①原创 张辞尘 原文¹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

飞翔说健康 2025-02-10 19:48:28

自学《四圣心源》-寸口脉法①

原创 张辞尘 

原文

¹饮食入胃,腐化消磨,手太阴散其精华,游溢经络,以化气血。²气血周流,现于气口,以成尺寸。

理解

¹食物入胃口,经过胃腐化消磨,食物中的精华部分(即水谷精气),通过脾的运化和肺的输送才能分布到全身。手太阴肺经在这个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将精华布散于经络,进而化生为气血。

²气血在全身流动,经过心,肺,肝,脾,肾,最终又回到肺,完成一个周流过程,而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位于手腕部,是气血汇聚和循环的重要位置,在气口处,脉搏可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寸为阳,关为阴阳之中气,尺为阴。

左寸候心,小肠;右寸候肺,大肠;

左关候肝,胆;   右关候脾,胃;

两尺候肾,膀胱。

原文

¹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之动脉也。²关前为寸,关后为尺,尺为阴而寸为阳。³关者,阴阳之中气也。⁴寸口在鱼际之分,关上在太渊之分,尺中在经渠之分。

理解

¹气口是手太阴肺经的动脉,位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²-³靠近手掌的位置为寸,也就是关前,尺则在“关”后面。尺为阴,则反映身体下焦的阴气的情况,寸为阳,则反映身体上焦阳气的情况。

寸:从鱼际至高谷(掌后腕横纹)的距离为一寸,寸脉主要反映上焦,头,手,皮毛的情况。属于阳脉。

关:位于寸和尺之间,是阴阳的交界处,要反映中焦,腹及腰的情况。

尺:从高谷下至尺泽(肘横纹)的距离为一尺,尺脉主要反映下焦,小腹及足的情况,属于阴脉。

⁴这句话是在告诉我们,寸口在鱼际穴附近,关在太渊处,尺在经渠处。这三个穴位都在手太阴肺经上,为啥把脉都在肺经上,因为肺朝百脉。

原文

¹心与小肠,候于左寸,肺与大肠,候于右寸。²肝胆候于左关,脾胃候于右关。³肾与膀胱候于两尺,心主三焦,随水下蛰,亦附此焉。⁴《素问·脉要精微论》:尺内两傍,则季胁也。⁵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⁶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两关部也。⁷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两寸部也。⁸前以候前,后以候后。⁹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¹⁰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¹¹谨调尺寸,而表里上下,于此得矣。

理解

¹-³左寸候心,小肠;右寸候肺,大肠;

   左关候肝,胆;右关候脾,胃;

   两尺候肾,膀胱。

心主三焦,是心包和三焦的意思,不是心主导三焦,心包和三焦气血的情况也在尺脉上反映出来。

接下来的解释用这张图做参考

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脉诊中,“尺内”指的是尺泽穴(位于前臂内侧)之内,“两傍”是指尺泽穴的外侧。尺内两傍的部位主要对应人体的季胁,即肋骨下方的区域,这个位置与肾脏比较接近。因此,通过诊察尺内两傍的脉象,可以了解肾脏的状况。

⁵尺脉主要用于诊断肾脏及腹部的相关疾病。

尺外候肾

    位置:尺脉的前半部分,即靠近手臂外侧的部分。

    原理:因为肾脏位于人体的背部,且属于阳脏,所以尺脉的前半部分(尺外)用于诊断肾脏的情况。(外属阳)

尺里候腹

    位置:尺脉的后半部分,即靠近手臂内侧的部分。

    原理:腹部为阴脏,包含大小肠,膀胱,命门等器官,故尺脉的后半部(尺里)用于反映腹部的情况。(里属阴)

⁶中附上:尺骨上方的位置,对应于中医脉诊的“关部”。

左外:左手关脉前半部分-肝脏。

   内:左手关脉的后半部分-隔膜。

右外:右手关脉前半部分-胃。

   内:右手关脉后半部分-脾。

⁷上附上:关部上方的“寸部”。右外:右手寸脉前半部分-肺。   内:右手寸脉后半部分-胸中。左外:左手寸脉前半部分-心。   内:左手寸脉后半部分-膻中。

⁸这句话用于判断身体前部和后部的健康状况。寸脉主要反映上肢和胸腹的前部状况,而尺脉则反映下肢和腹部的后部状况。前以候前:指寸脉用于诊断身体前部的疾病或症状,如心肺功能等。后以候后:指尺脉用于诊断身体后部的疾病或症状,如肝肾功能等。

⁹“上竟上者”这句话的意思是,寸脉的脉气从上到下贯穿至鱼际,主要反映人体胸喉部位的状况。寸脉主要反映上肢和头面的情况。

¹⁰“下竟下者”的意思是,尺脉从肘至足,反映下肢及少腹,腰,股,膝,胫,足等部位的情况。

少腹:消化系统功能

腰股:肾脏及泌尿系统状况

膝胫足:膝盖,小腿,脚的脉象可以反映脾胃及下肢循环系统的状态。

¹¹仔细测诊寸关尺三部脉的情况,人体表里上下的状况就可以了解到了。

0 阅读:54

评论列表

雁归来

雁归来

2
2025-02-11 00:22

事错的

飞翔说健康

飞翔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