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 年铁道部决定给詹天佑迁坟,棺材一打开,黑水流得到处都是,把大家都吓一跳。这黑水到底咋回事?有人猜是脏东西,也有人说是文物变质。
1982年5月17日,北京海淀万泉庄,一支特殊的工作队伍缓缓进入墓地。
他们的任务是迁移“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遗骨,安葬在他曾倾注毕生心血的地方——京张铁路青龙桥火车站。
当棺木被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震惊。一股黑色液体从棺木内部缓缓流出浸透了周围的土壤。
工作人员面面相觑,一时间没人敢靠近。有人低声惊呼:“这是什么?难道是尸变的征兆?”也有人猜测,这或许是陪葬品变质后的残留物。
经验丰富的专家很快给出了答案:这些黑色液体并非什么神秘物质,而是当年用于保存遗体的防腐药剂。在封闭的楠木棺木中这些药剂长年累积,直到棺木开启后才瞬间涌出。
詹天佑的棺木采用的是上等楠木,封闭严密,极大程度上隔绝了外界空气的侵入。经历63年地下掩埋他的遗体依然保存较为完好,好像时光在这里停滞了。
工作人员还发现他的遗体依然头戴着清廷赏赐的翡翠帽花穿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礼服,他的夫人身上只有几件金银首饰,二人身边没有多余的陪葬品。
这一幕让在场的人们无不感叹这位伟大工程师的清廉与朴素。
1905年,他临危受命,接下了京张铁路修建的重任。外国工程师说:中国人不可能修建这条铁路。但詹天佑不信,他带领团队夜以继日,凭借智慧和勇气创造了奇迹。
在地势险峻的八达岭一带,工程难度极大,詹天佑采用“竖井开凿法”大幅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他独创的“人”字形线路让火车能够顺利爬坡,这一设计至今仍被称为工程奇迹。
1909年,京张铁路正式开始通车,比原来的计划提前两年完工,建设费用只为外国人报价的五分之一。
詹天佑用实力证明:中国人不仅能修铁路,还能修得又快又好。这条铁路的建成,打破了外国人的偏见,也让中国自主修建铁路的梦想变成现实。
正是因为他的执着和奉献,让国家决定在1982年将他的遗骨迁至青龙桥火车站。这是京张铁路的重要节点,也是詹天佑曾经最牵挂的地方。
詹天佑和他夫人的遗体火化后骨灰安葬在青龙桥火车站旁的墓地。
从此,他的英魂长眠于他曾战斗过的地方,与这条他亲手修建的铁路共同见证中国铁路事业的腾飞。
今天,火车的轰鸣依旧在京张线上回响,人们乘坐着高铁穿越八达岭隧道,见证着百年来中国铁路的发展。而詹天佑的名字,早已刻在历史的丰碑之上,成为后人永远铭记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