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三毛好友跟她说起王洛宾的故事,早年命运悲惨,经历19年牢狱之灾,一个

健汉看国际 2025-02-11 01:29:26

1980年,三毛好友跟她说起王洛宾的故事,早年命运悲惨,经历19年牢狱之灾,一个人在新疆看夕阳写歌……三毛听哭了,她说:“我要写信安慰他,我真恨不得马上飞过去看他。” 三毛一生追求自由和爱情,她与荷西的爱情让无数人为之感动。在荷西死后,三毛与王洛宾的恋情是最轰动的一次恋爱了。 王洛宾是个著名的音乐创作者,他的作品《在那遥远的地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歌曲曾被收录在台湾的教科书里,影响了无数人的青春。 三毛小时候特别喜欢《在那遥远的地方》,每天睡前都要听。但是当时通信不发达,所以三毛对作者所知甚少。 一天,夏婕见到三毛,兴奋地和她分享:“我遇到了你最喜欢的创作者!” 在新疆旅行期间,夏婕与同样在新疆的王洛宾共处过一段时间,回到香港后她便写下了他的故事,发表在《台湾日报》上。 在夏婕描述里,三毛第一次了解了王洛宾的故事。他早年命运悲凄,父亲早早去世,生活多受磨难。 因为莫须有的罪名,经历了长达十九年的牢狱生活。人到晚年孤苦无依,一个人在新疆生活,太太也去世了。 就算是身处在恶劣的环境,王洛宾从来没有放弃过艺术创作。他每天看着黄昏日落,对着太太的遗照,弹奏乐曲,自弹自唱。 三毛听完一下子就哭了,如此神情的男人。她对好友说:“这个老人太凄凉太可爱了!我要写信安慰他,我恨不得立刻飞到新疆去看望他!” 朋友都当她是开玩笑,两地距离甚远,三毛应该不会过去。 之后三毛和友人外出吃饭,酒足饭饱回家的时候,踩楼梯踩空就摔下去,肋骨还断了几根。 医生劝她好好休息,但她就张罗着去见王洛宾的事情,她一边写信联系王洛宾,一边联系去大陆的旅行社。 因为那时两岸还未开放自由行,她只能跟团旅行,规划是跟着旅行团过去新疆。 她的朋友听说她要去大陆,便委托她给王洛宾代送稿费,这样也有了一个更正式的见面理由,不会让对方觉得突兀。 可能在朋友们看来,自荷西去世后,三毛很少有为男人冲动过。不管是她抱着想要“追星”,还是想了解他的故事。 大家都想帮她一下,又为她捏着一把汗,为了一个陌生人居然跑这么远。 1990年4月,三毛见到了77岁的王洛宾,两个人刚见面没有半点陌生尴尬的感觉,反而有相谈甚欢、相见恨晚的感觉。 两个人一起弹唱,三毛给他唱了《橄榄树》,他给三毛唱了《高高的白杨》,三毛跟随音乐翩翩起舞。 可惜见面的时间十分短暂,三毛跟团只能待2天就不得不离开。 告别的时候,三毛已对王洛宾恋恋不舍,她跟王洛宾说:“我还会回来的,等我!” 回台湾不久之后,三毛就给王洛宾写了一封表达感情的信,信里说:“我回来了,闭上眼睛,全是你的影子,没有办法……” 后来,三毛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新疆,带了自己大部分的家当,甚至想过以后买个房子定居在这里。 她对王洛宾的孩子们也很热情,第一次见面就给他的孙子包了一个200块的大红包。 面对热情似火的三毛,王洛宾却选择了退却。他歌里表达的自由只是理想的,现实里他要考虑太多问题。 他和三毛要是真的在一起,得跨越巨大的年龄差距,还要考虑家人和长辈的意见,这些都如同天堑一样难以跨越。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三毛才发现,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追求是如此不同。她对他的热情也冷却了,更确切地说是失望了。 第二次相处9天之后,她便收拾行李黯然回台了。 三毛打电话对朋友抱怨说:“我这次去看王洛宾,他并不像你说的那样,我去他家,一屋子记者和陌生人,我有被耍的感觉。我原本只是想和他单独聊聊的,但他都不想单独见我。” 之后三毛给王洛宾写了一封信,信里说她会跟一个英国人结婚,以后就定居在那边,请他不要再挂念自己。 可是三毛这时并没有认识什么英国人,也没有去英国的打算,这或许是三毛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专门写的一封离别信。 在这封信寄出去19天后,三毛永远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继续追求她的自由和洒脱。王洛宾受到消息之后,万分悲痛,喝着烈酒写下了《等待》。 诗里有一句写的很悲伤,“你曾在橄榄树下等待又等待,我却在遥远的地方徘徊再徘徊。” 三毛的勇敢没换来王洛宾的奔赴,只有在她离开之后,他才说自己也爱着她。 这样的爱,只能随风说给那个离开的人。

0 阅读:0
健汉看国际

健汉看国际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