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为何放弃隐身战机自主研发?我来给大家说段三菱重工秘史:
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后第三天,三菱名古屋工厂的技师长带着学徒,在废墟里刨出三台还能转的机床。靠着这些机器,他们为驻日美军修吉普车时,偷偷攒下造航空发动机的镍合金——这事被写进2013年解密的《朝鲜战争美军维修记录》,数据显示,日本当时给F-86战斗机提供的零部件合格率高达97%,比美国本土工厂还高8个百分点。
到1985年广场协议签订时,三菱的F-2战机项目组能在0.03毫米误差内加工出机翼一体成型模具,这种精密铸造技术连洛克希德都要派人来学。当时东京湾区聚集着2.3万名航空技工,有人能用听诊器隔着钢板判断铆接质量,这些绝活现在抖音上点赞过百万的"匠人视频"根本拍不出来。
但2018年防卫省突然宣布停掉"心神"隐身战机研发,表面说是成本超支,实则是产业链崩塌。当日本央行把利率压到-0.1%,华尔街热钱涌进京都搞半导体并购,东丽公司的碳纤维专家全被台积电挖去研发3纳米光刻机。现在三菱重工车间的"平成匠人"们,最拿手的不再是铣切钛合金,而是给特斯拉Model Y做锻造轮毂。
这正应了列宁当年批判军国主义的话:"当资本闻到300%的利润,连天皇的武士刀都能熔成金条"。现在硅谷风投给自动驾驶的估值能买下整个日本航发产业,那些会调教隐身涂层的老技师,早被马斯克高薪聘去改进Cybertruck的冷轧钢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