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死前提醒孙权注意三个人,孙权却用了一个漏了一个,结果酿成大错! 建安十五年(

正平看历史 2025-02-11 12:07:50

周瑜死前提醒孙权注意三个人,孙权却用了一个漏了一个,结果酿成大错!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年仅36岁的周瑜在柴桑的病榻之上,用尽最后的力气,给孙权留下了一封遗书。 在这封遗书中,他拼尽全身的气力,向孙权提出了三位需特别留意的人物。遗憾的是,孙权在后续的决策中未能完全吸纳这些建议,最终让东吴失去了统一天下的绝佳时机。 当时,周瑜已病入沉疴,作为东吴的首席智囊和军事领袖,他深知自己的每一言一语都可能对东吴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他强忍病痛,以坚定的语气向孙权提出了三项重要建议。 首先,他谈及了曹操:“曹操虽然在赤壁之战中遭受重创,但其根基未损,短期内难以掀起大风浪,不必过分担忧。”这一判断后来得到了验证,曹操在随后的十几年里,虽然偶有军事调动,但并未再大规模南下。 其次,他提到了鲁肃:“鲁子敬为人忠厚,目光长远,可堪大任。”周瑜在临终前选定鲁肃作为接班人,展现了他的卓越眼光。 历史证明,鲁肃确实不负所望,成功接替了周瑜的位置,成为了东吴政局的稳定器。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他向孙权发出了对刘备的警告:“刘备此人雄才大略,若过于纵容,必成大患!”但孙权对这条建议却显得颇为轻视。 据《三国志》记载,孙权当时不以为然地表示:“简直是胡说八道!刘备不过占据一小块地盘,有何可惧?” 正是这个轻率的判断,导致了东吴的重大战略失误。两年后,刘备以“同宗之谊”为由,劝阻孙权进攻西川。孙权竟真的相信了刘备的“兄弟情深”,放弃了进攻计划。 而刘备则趁机攻取了西川,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根据地。当孙权得知真相时,懊悔不已,终于明白周瑜“养虎为患”的预言是何等精准。但此时已无力回天,西川已成为蜀汉的稳固基业。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在周瑜提出的三个关键点中,孙权恰恰在最关键的一环上犯了错误。 他成功地应对了曹操的威胁,巩固了长江防线;也完美地执行了周瑜的用人建议,重用鲁肃为东吴带来了诸多益处。 在对待刘备的问题上,他却未能听从周瑜的告诫,反而处处纵容。这一失误,直接影响了后来三国的政治格局。 谈到这里,不得不提及历史上真实的周瑜。与《三国演义》中那个心胸狭隘、易于嫉妒的形象截然不同,史料中的周瑜是一位才略无双、胸襟广阔的英雄。 在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中,不仅指挥了改变天下局势的赤壁之战,还在临终前为东吴的未来深谋远虑。他对三位关键人物的判断,无不彰显其卓越的战略眼光。 特别是他推荐鲁肃接任的决定,更是体现了他宽广的胸怀与深远的目光,这绝非一个心胸狭窄之人所能做出的选择。

0 阅读:90

评论列表

YPL

YPL

3
2025-02-11 13:55

小说中的周瑜也不是心胸狭隘、易于嫉妒,他只是希望孔明属于东吴,如果不能为东吴所用,怕长久后会给东吴造成伤害,又不能落下伤害同盟的口舌,所以一直想法加害孔明,只能说立场不同。

猜你喜欢

正平看历史

正平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