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香港女侠方姑被叛徒出卖,眼看来不及逃跑,她假扮成乞丐主动靠近日军,谁

小娅说知识 2025-02-11 14:56:33

1945年,香港女侠方姑被叛徒出卖,眼看来不及逃跑,她假扮成乞丐主动靠近日军,谁知敌人却呵斥道:“快滚开,别捣乱!” 1945年夏天,香港街头弥漫着紧张的气息。日军巡逻队来回穿梭,就在这座被占领的城市里,有一个名字让他们头疼不已——方姑。 她领导的游击队在香港频频发动突袭,破坏日军设施,截击运输队,获取情报。 日军多次围捕,都让她巧妙逃脱,甚至连她的真实面目都难以掌握。 但这一次,她真的被盯上了。 叛徒出卖了她的藏身地点。消息传到日军宪兵部后,宪兵队立即调动兵力,在香港铜锣湾展开全城封锁。 街道口的关卡森严,过往行人都被严格检查。 方姑此时正在据点,与队员商讨如何运送武器,忽然,一个线人慌张闯入,带来不祥的消息—— “日军已经封锁这片区域,他们是冲着你来的!” 空气瞬间凝固。队员们纷纷拔枪,准备拼死突围,可方姑知道,这样做无异于自投罗网。 她深吸一口气,环视四周,脑子飞速运转。她不能被抓,绝对不能! 如果她被抓,游击队的情报网很可能被摧毁,更多同志会因此遭殃。 心念电转之间,她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变装成乞丐。 她迅速撕破衣服,抹了一把锅灰在脸上,又在身上撒了些泔水,转眼间,一个衣衫褴褛、满身污垢的“叫花子”站在众人面前。 她拎起一个破碗,踉踉跄跄地走向街口,低着头,向日军巡逻队靠近。 巡逻的日军士兵正在盘查行人,看到一个脏兮兮的乞丐上前,立刻皱起眉头,露出嫌恶的神情。 方姑故意压低声音,哆哆嗦嗦地用粤语乞求着:“先生,给口饭吃吧……” 士兵满脸不耐烦,抬手挥了挥:“滚开,别在这碍事!” 方姑低头缩着身子慢慢退开,随后混入人群。她知道自己不能停留,必须尽快离开这个危险区域。 她努力压抑住心跳,脚步缓慢而稳健,不露出丝毫异样。直到彻底摆脱日军的视线,她才敢加快步伐,转入隐蔽的小巷,消失在夜色中。 谁能想到,刚刚那个在街头乞讨的“叫花子”,曾是一名温文尔雅的女教师? 方姑,原名孔秀芳,1921年生于香港,祖籍广东顺德。她的家境贫寒,母亲冯芝是个刚强的女性,深受民族气节影响。 在她9岁那年,母亲带她参加了香港的反日游行,甚至亲眼看到愤怒的群众捣毁日本商店。这一幕在她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她本可以过着普通人的生活,长大后当了一名小学教师,可是战争改变了一切。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年仅16岁的她加入香港学生赈济会,四处募捐,为流离失所的难民提供帮助。 第二年,她被推选为香港儿童团总团长,带领一群青少年进行抗日宣传。不久后,她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投身革命。 1941年香港沦陷后,她加入港九大队,成为抗日游击队的一员。 她擅长情报工作,曾多次化装成富家少奶奶、客家村妇甚至日本妇女,潜入日军据点获取军事机密。 1943年,她秘密返回香港,建立港九大队市区中队,专门负责打击日军的核心设施。 他们炸毁铁路、破坏军工厂、拦截物资,甚至成功暗杀了日军的重要军官,成了日军眼中最难缠的对手。 1944年3月17日,这是方姑一生中最痛苦的日子。 那天,母亲冯芝带着一份重要的军事情报,准备渡海送往新界。不料,在筲箕湾码头,她被日军突击检查,当场搜出藏在衣服夹层里的“火柴棒”纸条。 她被捕后,遭受非人的酷刑——皮鞭、电刑、狼狗撕咬,甚至被刺刀折磨。但无论日军如何逼问,她始终咬紧牙关,只说了一句:“我是中国人!” 几个月后,她被日军以“间谍罪”判处死刑,在香港加路连山英勇就义。 她也曾带领队伍试图营救母亲,可茶果岭的拘留所戒备森严,机关枪、铁丝网、巡逻兵封锁得密不透风。 她知道,贸然行动不仅救不出母亲,反而会搭上更多战友的性命。她最终选择隐忍,可当母亲被枪决的消息传来时,她彻夜未眠。 她没有沉浸在悲痛中,而是化悲愤为力量,加倍反击敌人。她带领游击队在香港各处制造袭击,让日军闻风丧胆。 他们在港口炸毁军舰,在军火库安置炸弹,在日军据点周围埋伏,专挑要害下手,打得日军措手不及。 她的名字成了日军的梦魇,香港人民口中的“抗日女侠”。 日军多次调集兵力围剿,可她总能巧妙躲避。这次,他们以为叛徒出卖的信息足够准确,终于能将她一网打尽,没想到她又一次成功脱身。 两天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那天夜里,方姑独自来到母亲的墓前,缓缓跪下,轻声说道:“妈妈,我们赢了……” 抗战胜利后,她继续为国家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担任广东省妇联主任,为妇女儿童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1998年,方姑在广州安然离世,享年77岁。 (信息来源:文摘周刊 2015年10月26日 《抗日奇女子方姑:香港的中共女游击队长》)

0 阅读:1
小娅说知识

小娅说知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