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医生火了!”近日,西安交大一附院主任向患者要了一个肉夹馍,患者问及如何加号时,他大方地表示:一般外地来的都会给加号,到时候就直接告诉我,你上回给我了一个肉夹馍就好了。 深谙人情世故的中国人,在很多方面都有特别的讲究,就连求医也喜欢用红包求个心理安慰。 西宁的赵先生为治病特地来到了西安交大求医,但因为错过时间,没能约上想要的专家号。 他在老年外科挂了号看完后,还是想去肝胆外科溜达溜达,转了一圈后来到了肝胆外科。 结果当他正准备离开的时候,正好碰到了开门走出来的一个医生。 这时正好是中午一点半,医生才刚刚结束上午的门诊。 赵先生一下认出来了这位医生,就是他最开始想看的王铮医生,也是肝胆外科的副主任。 没想到王铮医生一看到他,就径直朝他走了过来,还对他露出了笑容。 等对方开口赵先生才知道,原来王医生是看中了他怀里的肉夹馍,想问他要一个肉夹馍。 赵先生一共买了三个,一听王医生的话当即想全部给他,但王铮只要了一个。 上午的门诊患者排成了长龙,王铮医生忙了一上午早餐都没吃,已经饿得饥肠辘辘。 他刚刚下门诊就发现门口站着的赵先生,还被对方怀里揣着的肉夹馍香味勾住。 王铮本以为赵先生是他的患者,这才忍不住问他要一个肉夹馍。 不过聊起来才知道,赵先生是打算挂他的号但没有挂上,还询问下次该怎么挂他的号。 王铮了解情况后,乐呵呵的说道让赵先生周三来挂号,外省来的他都会给他们加号。 为了让赵先生减轻心理负担,他还表示肉夹馍的“恩情”不会忘记。 这段日常被他的随行小助手拍了下来,并传到了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围观。 在很多人看来,医生是不可靠近的权威,而王铮恰恰是个接地气的形象。 不过网友分享才知道,原来医生最在乎的可不是患者给的红包,而是他们对医生的关爱。 譬如有网友分享了自己爸爸的经历,复诊时带了自己家的土鸡蛋,还额外定制了一面锦旗。 没想到医生看到篮子里的土鸡蛋,反而乐呵呵的接受了网友一家的道谢。 更有医生骄傲的分享自己的患者知道他喜欢喝可乐,有时还会给他写信或者带一瓶冰可乐。 这些都是患者们对他们工作认可的表现,更是荣誉的表彰。 王铮医生看似主动要了一个肉夹馍,却悄悄拉近了跟患者之间的距离,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曾经人评价外科医生,认为他们应该具有三个品质:金刀、圣手、佛心。 王铮就是一位品德和能力兼备的好医生,很多患者为了感谢他,总是往科室送锦旗和感谢信。 曾经有患者还想过要请他吃饭或者送红包,但都被王铮医生婉言谢绝。 他认为为病人服务是他的责任,自己只是尽了一份义务。 2010年玉树发生地震时,王铮主动参与了玉树伤员救治,还给他们打饭或者做心理疏导。 日常生活中的王铮幽默乐观,对病人却花了十成十的用心,也因此成为病人信赖的好医生。 事实上,在很多医护人员的心中,医者仁心才是技术进步的基础。 为了给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王铮会主动给外省病人加号,山西某医院的住院部刘婧护士长会用自己的关系给患者买药。 正是这些点滴小事,让病人得到了更好的呵护,也彰显了医生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一个肉夹馍、一筐土鸡蛋或许微不足道,但对于这些医护人员而言,是一份不可多得的温暖。 参考资料: 胰腺王铮,抖音号
2014年8月,北京一名47岁男子病危,手术费要30万,但成功率不到一半,儿子:
【6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