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王子和亲。其实王子和亲历史上不是没有过,而且不少自媒体也写过相关的故事,但是

飞风说趣事啊 2025-02-12 14:21:03

聊聊王子和亲。

其实王子和亲历史上不是没有过,而且不少自媒体也写过相关的故事,但是更有意思的是和亲王子的结局。

公元696年,突厥阿史那默啜上书女皇武则天投降,他提了三个要求:

1、拜武则天为母,请当武则天的儿子;

2、为他的女儿向大唐求一位王子丈夫;

3、请求大唐归还河西六郡之前归降大唐的突厥降户;

他付出的代价是要率领突厥人为大唐讨伐契丹。

对此,武则天很开心,因为这是自从后突厥独立,十余年来这是第一次有求和的表示。于是武则天先派了阎知微和田归道去册封突厥首领默啜。

通鉴:“冬,十月,突厥默啜遣使请降,太后喜,册授左卫大将军、归国公。”

默啜也带兵攻打了契丹,还趁着契丹首领李尽忠去世,孙万荣成为新的契丹首领,俘虏了李尽忠和孙万荣的妻儿……

但是双方在和亲问题上却出了岔子。

默啜很明显是想要武则天和李治的儿子,也就是李姓王子来和亲的;

但是武则天又不傻,她自己得位都被人说,派个李姓王子过去那不是马上名正言顺造反吗?

于是武则天派出了自己的侄子,大唐著名美男子,淮阳王武延秀。

但就算是侄子和亲,大臣里反对声音都很高,比如凤阁舍人张柬之就反对说:“自古未有中国亲王娶夷狄女者。”

武则天不但不听,反而直接将张柬之贬到合州去了。

于是武延秀就去和亲了,但是默啜看到来的和前对象姓武不姓李之后马上大怒:

“我欲以女嫁李氏,安用武氏儿邪!此岂天子之子乎!我突厥世受李氏恩,闻李氏尽灭,唯两儿在,我今将兵辅立之。”

当然,这个故事旧唐书,新唐书,通鉴中有三种记载。

《旧唐书》记载,是因武延秀非皇室诸王而被拘留;

《新唐书》记载,是因武延秀并非武则天的儿子而被拘留;

而《资治通鉴》记载,是因武延秀姓武不姓李而被拘留……

反正默啜没有李姓王子都打着辅佐李氏王子的旗号造反了,要是来个真李这还了得。

同时,默啜还发文书指责大唐朝廷五宗罪,直接造反了,和亲的“美男子”武延秀也被一直扣押:

“与我蒸谷种,种之不生,一也。金银器皆行滥,非真物,二也。我与使者绯紫皆夺之,三也。缯帛皆疏恶,四也。我可汗女当嫁天子儿,武氏小姓,门户不敌,罔冒为昏,五也。我为此起兵,欲取河北耳。”(出自《资治通鉴》)

于是因为和亲的事情双方在边境打了好几年仗,一直到703年夏六月,默啜再次派使者到大唐请求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太子的儿子。

武则天最后派李显的儿子李重福和李重俊接见了突厥使者,和亲的对象应该是他们两个其中之一,但是史书没有详细记载,也不知道成没成。

不过,和亲成功后,默啜于704年的八月二十五日将扣押六年的淮阳王武延秀“退货”。

武延秀虽然被扣了六年,但是也没吃啥苦,回来后依然是美男子,很快他就勾搭上了安乐公主,等安乐公主前夫武崇训被李景隆所杀后,武延秀就“嫁”给了安乐公主。

唐隆元年(710年),唐中宗李显暴卒后,临淄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政变,将安乐公主和武延秀斩杀。

所以啊,影视圈里的朋友多读读历史真的有好处,最起码这种情节,不论编剧、导演、演员哪一个环节懂一点就卡住了,不会出现现在这种尴尬滴情况……

0 阅读:14
飞风说趣事啊

飞风说趣事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