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衔仪式前,周总理看着授衔名单里一位红色特工的名字,犹豫良久,最终还是征求了他的意见:“你是要上将?还是中将?” 在中国革命史上,有这样一位特殊的将军,他曾是蒋介石的救命恩人,后来却成为了潜伏在国民党高层的红色特工。这个人就是被称为"隐形将军"的韩练成。 1925年的甘肃固原,年轻的韩练成渴望投身军旅报效国家。由于家境贫寒无法读书,他只得借用族人韩圭璋的文凭,开启了自己的从军之路。 命运的安排总是充满意外,原本想报考黄埔军校的韩练成,阴差阳错进入了马鸿逵的军官教导队。随后马鸿逵部队被冯玉祥收编,韩练成也就此成为了冯玉祥的部下。 1930年的一场遭遇战,彻底改变了韩练成的人生轨迹。那一年5月31日,蒋介石在朱集车站亲自指挥作战时,遭遇冯玉祥骑兵部队的突袭,情况万分危急。 当时离朱集车站最近的部队是韩练成的独立团。韩练成接到求援电话后,立即带领部队赶赴现场,及时解救了危在旦夕的蒋介石。 这次救命之恩让韩练成得到了蒋介石的高度赏识。蒋介石不仅特批他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生,还在1935年特许他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深造。 然而就在这段时期,韩练成内心深处的革命信仰开始萌芽。这要从他在北伐时期认识的一位好友说起。 在北伐期间,韩练成结识了时任冯玉祥第四路军政治处处长的共产党员刘志丹。正是通过刘志丹的引导,韩练成第一次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思考封建主义的本质和革命的意义。 1942年,韩练成被调任蒋介石的侍从参谋,这个位置让他有机会近距离观察国民党的内部运作。他亲眼目睹了蒋介石秘密接见汪精卫卖国集团的代表,参加了许多国民党的核心会议。 寻找共产党组织的机会终于在一位爱国人士的帮助下出现了。通过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周士观的引荐,韩练成见到了中共代表周恩来。 这次见面的开始并不顺利,周恩来对这位身居国民党高位的将领保持着谨慎态度。直到周恩来提起"韩圭璋"这个名字,整个谈话的氛围才发生了转变。 原来,多年前刘志丹曾向周恩来提起过北伐时期的战友韩圭璋。这个巧合不仅证实了韩练成的真实身份,也印证了他与共产党的渊源。 周恩来认定韩练成是可以信任的同志后,同意了他加入组织的请求。从此,韩练成开始了他作为红色特工的秘密工作,与周恩来建立了单线联系。 在这条隐蔽战线上,韩练成发挥着其特殊的作用。抗战胜利后,他作为国民党第46军军长,奉命前往山东内战前线。 1947年初,一场改变战局的重要战役在山东莱芜展开。在这场战役前,韩练成通过秘密渠道与华东局取得了联系。 陈毅派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舒同与韩练成秘密会面,双方商定了详细的配合计划。韩练成为华东野战军提供了大量重要的军事情报。 当年1月下旬,蒋介石调动部队准备从南北两线夹击华东野战军。陈毅根据韩练成提供的情报,果断决定转兵北上,将目标锁定在李仙洲兵团。 战役打响后,韩练成按照预定计划,巧妙地离开了指挥位置。失去统帅的第46军陷入混乱,最终促成了华东野战军歼敌五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这场战役的胜利,不仅打乱了国民党军队的部署,更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韩练成在这场战役中的特殊贡献,也为他赢得了陈毅的高度赞赏。 战役结束后,陈毅曾提议安排韩练成留在解放区。但韩练成认为自己为党的工作还很不够,表示要继续回去发挥作用。 在莱芜战役后,韩练成的处境一度十分危险。杜聿明掌握了一些证据,向蒋介石告发韩练成与陈毅有密切联系。 好在中央军校校长关麟征及时通知了韩练成这一情况。关麟征告诉他,蒋介石并不相信这个说法,还斥责了杜聿明的胡说八道。 韩练成随后采取了一个巧妙的应对方式,主动向蒋介石请求接受军事法庭调查。这个举动不仅打消了蒋介石的疑虑,还进一步加深了他对韩练成的信任。 然而危机并未真正结束,何应钦后来掌握了更确凿的证据,准备抓捕韩练成。在关麟征的再次帮助下,韩练成最终成功脱险。 经过中共华南局的安排,韩练成先是辗转到了香港,随后又到达延安。1948年11月,他终于来到了西柏坡,受到了毛泽东、朱德等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 1950年,新中国成立后,韩练成被任命为西北军区兼第一野战军副参谋长。在这一年,他还实现了多年的愿望,正式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五年后的1955年,新中国首次授予军衔。周恩来在审阅授衔名单时,看到韩练成的名字后犹豫良久。他特意找到韩练成,询问他的意见。 周恩来说,如果按照起义将领的标准,韩练成可以授予上将军衔;如果按照入党时间计算,应该授予中将军衔。他想征求韩练成本人的意见。 面对这个选择,韩练成的回答体现出了一个真正革命者的品格。他表示自己参加革命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对于军衔的高低并不在意。
刘伯承:是光杆司令;-贺龙:是原始股东;-朱德:带500警察;-贺龙和朱德,谁是
【8评论】【1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