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民办代课教师的坚守与担当 你对原民办代课老师了解吗 七十年代,民办

文化你我她 2025-02-13 04:37:45

七十年代,民办代课教师的坚守与担当 你对原民办代课老师了解吗 七十年代,民办代课教师的坚守与担当 大家好,我是一名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计划内民办男教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教育资源匮乏,民办代课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承载着无数孩子的希望。 那时候,成为一名民办代课教师,没有如今这般严格的考核流程。 公社、大队推荐,再经过简单的筛选,只要识字、有一定文化基础,就有可能走上讲台。 虽然身份“非正式”,但我们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满心欢喜地开启了教书育人的旅程。 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学校多是几间破旧的瓦房,教室的窗户没有玻璃,冬天寒风呼呼地灌进来,孩子们冻得手脚通红,我们也只能在黑板上多写几遍“坚持”来鼓舞士气。 桌椅板凳参差不齐,有的是用木板简单拼凑而成,稍不注意就会摇晃。 教学用具更是稀缺,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就是我们的全部“家当”。 但即便如此,我们想尽办法让课堂生动起来,用树枝在地上画画,给孩子们讲解几何图形;用废弃的报纸制作识字卡片,帮助他们认字读书。 教学任务相当繁重。 一个班级里,学生年龄跨度大,从七八岁到十几岁都有,课程却一门不少。 语文、数学、体育、音乐……全都由我们几个民办代课教师包揽。 每天从早忙到晚,除了上课,还要批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作业,晚上还要备课到深夜。 记得有一次,为了给孩子们准备一堂生动的自然课,我步行十几里路去收集各种植物标本,回来时天已经黑透了。 收入待遇却少得可怜。 每个月只有微薄的补贴,这点钱在当时仅能勉强维持基本生活。 有时候,家里的农活忙不过来,也只能趁着周末和假期回去帮忙。 即便如此,我们从未想过放弃,因为我们知道,这些孩子需要我们,知识能够改变他们的命运。 但我们也有很多收获。 看到孩子们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能熟练地读写算,再到走出乡村,去追求更广阔的天地,那种成就感和喜悦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 我们的付出,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成为了他们成长路上的养分。 在那个艰苦的岁月里,民办代课教师们没有因为环境恶劣、待遇微薄而退缩,我们用自己的青春和汗水,点亮了乡村孩子的求知之路。 虽然时光已经远去,但那段经历,是我一生的宝贵财富,也希望更多人能了解那段特殊的教育历史,铭记民办代课教师们曾经的付出与奉献。

0 阅读:2
文化你我她

文化你我她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