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11月,陕西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应邀至兴平县南仁堡参加军事会议,忽然遭其

海天历史 2025-02-14 08:35:16

1918年11月,陕西靖国军总指挥井勿幕应邀至兴平县南仁堡参加军事会议,忽然遭其蒲城乡党郭坚的部下群起而攻,被刺而亡。 井勿幕的头颅被郭部营长李栋才割下,急送到西安向陈树藩邀功。此案内情扑朔迷离,众说纷纭,疑云重重。 井勿幕罹难时年仅三十岁,关中父老大恸。井勿幕自17岁起追随孙中山奔走革命,是辛亥革命中光复陕西的元勋之一。   于右任先生呈文追悼亡友井勿幕称:“名家龙虎,关中凤鸾,奔走南北者十余年,经营蜀、秦者可百余战。”   “慨虎口之久居,已乌头之早白。淮阴入汉,旋登上将之坛;士会渡河,胥慰吾人之望。”   “武侯之指挥未定,君叔之志俱歼。于十一月二十一日被刺于兴平之南仁堡,莫归先轸之元,空洒平陵之泪。” 于先生不愧是科甲出身的前清举人,笔力雄宏,用典信手拈来。   冤冤相报,流不完的江湖血。1921年8月,冯玉祥在西安西关军官学校设鸿门宴,诱杀了郭坚。郭坚时年三十四岁。   前清举人、蒲城人张东白为郭坚写的挽联称:“一生多奇志,允推当代英雄汉;盖棺难论定,须待他年太史公。”   民国时期,陕西革命先烈褒恤委员会编纂的《西北革命史征稿》称郭坚之被杀,“陕民哀之亦快之。”   解放前,王丕卿先生修撰的《凤翔县志》中,对郭坚有一番客观的评论: “郭坚以同州师范学生出身,纠合渭北各县之‘刀客’,趁民国军阀混战之际。应时而起,乌合成军,义气相结。”   “远慕孙中山之革命,近愤陈树藩之祸陕,树立靖国军旗帜,据凤翔形势富庶之地,纵横渭河南北及关中全部地区,电掣雷轰,骁勇绝伦。”   “正义之处,颇为进步人士所推重。只以坚持个人英雄主义,刚愎自用,任性而好杀;军纪松驰,自绝于人民。部伍所至,拷掠绑票,怨声载道。”   “自好者恐与为伍,居上者惧难驾驭。以故横遭诱杀,今尚为凤民所怨愤,至其为诗敏迈,书法遒劲,为人艳称。一技之长,实难掩其大缺。” 图一:井勿幕 图二:郭坚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海天历史

海天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