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已经是26岁“大龄青年”的刘保健从军队回家探亲,一进门就被家里人安排着相亲,然而婚期将近,刘保健却狠心抛下未婚妻,一走就是很长一段时间。 六个月前,刘保健刚满26岁,在部队服役已经整整六年,好不容易获得了一次探亲假期。在家人眼中,26岁的他早已是"大龄青年",成家立业成了全家人最关心的事。 回到家的第三天,在父母和亲戚的安排下,刘保健与未来的妻子第一次见面。那是邻村的姑娘,端庄贤淑,待人接物十分周到。 短短几天的接触,两个年轻人很快产生了好感。在那个年代,能找到一个门当户对、性格相投的对象着实不易,刘保健感到十分幸运。 按照原定计划,刘保健准备在春节回来完婚。 喜事将近之时,一纸调令传来,中越边境局势突然紧张,刘保健所在的部队接到了紧急集结令。作为副连长的刘保健必须立即归队,随部队开赴云南前线。 未婚妻听闻这个消息后,没有任何抱怨,反而表示完全理解和支持。她主动提出要搬到刘家帮忙照看公婆,这让刘保健十分感动。 临行前的那个傍晚,未婚妻特意来送行。两人约定,等战事结束,平安归来时再完婚。就这样,刘保健带着对方的祝福和期盼,踏上了开往云南的军车。 自1972年入伍,刘保健从一名普通战士成长为副连长。 他随部队抵达云南前线时,刘保健作为副连长,他被赋予了重任,独立带领三排执行作战任务。这一任务关系到前线的战略布局,压力巨大,但刘保健并未畏惧。 刘保健带领着三排英勇冲锋,在敌人的炮火中,他凭借精准的判断力和冷静的应对,不仅成功击溃敌人,还亲自击毙了8名敌军,为部队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次战斗的胜利,不仅让刘保健赢得了“一级战斗英雄”的称号,还获得了宝贵的一等功荣誉。 不久后,刘保健正带领队伍突破敌人的阵地,突然,一颗子弹从敌人的枪口射出,直击他的身体。 万幸的是子弹被他身上的弹夹挡住了。虽然胸口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但他忍痛指挥队伍继续前进。 刘保健经常收到家中的来信。未婚妻在信中描述着她照顾父母的日常:给公婆熬药、帮忙收拾院子、打理家务。战友们都说刘保健找了个好对象,还打趣说等战事结束一定要喝他的喜酒。 对越自卫反击战结束后,刘保健继续在部队服役。他先后担任了连长、营长,后来又升任副团长。1987年,他又带领部队参加了加老山地区的防御作战,再次展现了优秀的军事指挥才能。 一晃近30年,刘保健历任副师长、集团军后勤部副部长,最后在四川宜宾军分区司令员的岗位上光荣退役。 虽然没能晋升将军,但他对此并不遗憾,他常说:"能从战场上活着回来就很知足了。" 时光飞逝,当年那个毅然决然奔赴前线的青年军官,如今已两鬓斑白。但每当回忆起那段峥嵘岁月,那些与战友并肩作战的日子,那份为国戍边的豪情壮志,仍然历历在目。
这简直太有生活了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