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3岁的“上海女首富”吴胜明,因走私被判死缓,入狱后丈夫带着小保姆和

文山聊武器 2025-02-15 21:53:08

1986年,53岁的“上海女首富”吴胜明,因走私被判死缓,入狱后丈夫带着小保姆和所有积蓄离开,唯一的女儿喝农药去世。 1933年,中国正处于战火纷飞的年代,吴胜明出生在浙江一个富商家,出生在富商之家的她,本该过着优渥的生活,但命运却给她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吴胜明的父亲经营着药铺、米铺、布行等多个商铺,生意红火一时。但这个成功的商人却沉迷酒色,对妻子实施家暴,最终导致母亲远走台湾,再无音讯。 父亲随后前往上海寻欢作乐,将年仅两岁的吴胜明丢给祖父母抚养。在祖父母的教导下,她耳濡目染了经商之道,为日后的商业帝国埋下伏笔。 12岁那年,父亲带着一个女人回到家中,这个继母的到来彻底改变了吴胜明的人生。继母视她为眼中钉,不断挑唆父亲将其嫁给县长的儿子。 在金钱利益的驱使下,父亲将年仅12岁的吴胜明许配给了大她十几岁的县长之子。为了逃避这门婚事,祖父不得不用30亩地作为交换,让吴胜明暂时寄居在县长家继续读书。 眼看着16岁的婚期将至,吴胜明以买婚礼用品为由,逃离了这个伤心之地。她只身一人来到上海,靠着做保姆维持生计。 在上海打拼一年后,吴胜明决定去西安投奔远房表叔。表叔同情她的遭遇,不仅收留她,还资助她继续学业。在西安期间,她邂逅了一位年轻有为的军医,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然而这段感情却遭到表叔的强烈反对,他利用职权将军医调往北京。不甘心被摆布的吴胜明选择离开西安,重返故乡。 回到家乡后,吴胜明用积蓄开了一家小商铺。凭借着从小在商铺中学到的经验,她的生意很快就有了起色。在经营商铺期间,她结识了小她5岁的张思源。 张思源是隔壁店铺的学徒,经常主动帮助吴胜明。两人最终走到一起,组建了家庭。婚后的张思源专心照顾家庭,让吴胜明能够全身心投入事业。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嗅觉敏锐的吴胜明开始在全国各地寻找商机,她从广东等地低价收购收音机、布匹,再运往内地高价售出。 通过倒买倒卖,吴胜明迅速积累了第一桶金。她的生意规模不断扩大,从小商铺发展到大商场。到了80年代中期,她的身家已达数千万,成为上海知名的女企业家。 成功的背后,吴胜明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她开始涉足非法走私,从香港、台湾地区走私汽车和布匹,非法获利数百万。 1986年,吴胜明的走私行为终于东窗事发。警方经过长期侦查,掌握了她走私数千万元商品的确凿证据。 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法院以"走私与诈骗罪"对吴胜明做出判决。考虑到走私金额巨大,性质恶劣,法院最终判处她死刑缓期执行。 在律师的帮助下,吴胜明提起上诉。经过重新审理,法院将死缓改判为无期徒刑。这个结果让53岁的吴胜明看到了重获自由的希望。 然而,监狱的铁门刚刚关上,更大的打击接踵而至。她收到了丈夫张思源寄来的离婚协议书。原来在她入狱期间,张思源已经和家中保姆暗生情愫。 张思源不仅带走了全部积蓄,还将他们唯一的女儿送到乡下亲戚家。 在亲戚家寄人篱下的女儿,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变故。1987年,在她16岁生日那天,选择喝下农药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女儿离世的消息传到监狱,让这个曾经叱咤商界的女强人彻底崩溃。狱警将女儿的遗书转交给她,遗书中写道希望母亲能好好活着,将来去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从此,吴胜明开始了漫长的铁窗生涯。 在狱中的18年里,吴胜明表现良好,积极参加各项改造活动。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真心悔改,多次获得减刑机会。 2003年,71岁的吴胜明终于重获自由。 户籍所在地郑州的街道办事处为她安排了一间18平方米的小屋。社区工作人员考虑到她的年龄和身体状况,给她安排了一份保洁员的工作。 这份工作每月只有400元工资,但吴胜明却干得认真仔细。她每天把公共厕所打扫得一尘不染,很快就被评为"郑州优秀保洁员"。 在安定下来后,吴胜明开始尝试重新创业。一个自称商人的男子找到她,提议合伙经营葡萄园。为了筹集资金,她将多年积蓄和借来的钱凑了90多万元投资。 没想到这个男人是个骗子,拿到钱后就消失得无影无踪。这次投资失败让刚刚企稳的生活再次陷入困境。 但这次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个经历过大起大落的老人。在当地政府和热心人的帮助下,吴胜明重新开始经营葡萄园,认真学习种植技术,努力东山再起。 经过几年的努力,吴胜明的葡萄园经营逐渐步入正轨。她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种植品种,采用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葡萄品质。 葡萄园获得成功后,吴胜明开始将经营范围扩展到其他领域。她先后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养殖场、连锁饭店等多个企业。 2015年,吴胜明的事迹被多家媒体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她的经历被改编成话剧,在全国多个城市巡演。

0 阅读:0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