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35岁农民,咳嗽10年,拒绝就医,终于有一天,他突然用力咳嗽,“哇”的一声,一个黑色且带血地异物喷射出来,妻子将异物拿给医生看,不料,医生看完脸色大变,立马就报了警,这时怎么回事?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6年的春天,阳光普照大地,但在山东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里,一位名叫高其煊的农民,却被一场看似平常的咳嗽折磨得痛苦不堪。 高其煊今年35岁,身材瘦削,脸上布满了岁月的沧桑,十年前,他开始咳嗽,起初他以为这只是一场普通的感冒,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咳嗽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愈演愈烈。 然而面对妻子的再三劝说,高其煊却坚决拒绝就医,在高其煊看来,看病无异于烧钱,作为家中的顶梁柱,他必须节衣缩食,勤俭持家,才能勉强维持一家老小的生计,即便身体再痛苦,他也咬紧牙关,强忍着不适,日复一日地劳作在田间地头。 高其煊的妻子王秀花,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女人,面对丈夫的倔强,她虽然担忧,却也无可奈何,终于有一天,当他正在田里劳作时,一阵剧烈的咳嗽突然袭来,他弯下腰,捂着嘴,咳得天昏地暗、两眼发黑,突然,"哇"的一声,一个黑色的、带着血丝的异物,从他口中喷射而出。 王秀花见状大惊失色,连忙把这个奇怪的"异物"用手帕包好,搀扶着高其煊急匆匆地赶往村医那里。 村医是一位年过半百的老人,见多识广,当他拿起那个被手帕包裹的"异物"时,脸色瞬间变得煞白,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手帕,当看到里面的东西时,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 那竟是一枚子弹!老村医神情凝重地看着高其煊夫妇,缓缓开口:"高其煊,你这是怎么回事?体内怎么会有子弹?" 高其煊默默无言,但王秀花却再也忍不住了,她哭着说:"大夫,我丈夫咳嗽十年了,难道就是因为这个?"村医沉吟片刻,轻轻叹了口气,说:"这事可大可小,还是报警吧。" 不一会儿警察来了,他们查看了那枚子弹,又仔细询问了高其煊,渐渐地,一段尘封已久的历史缓缓展开……原来高其煊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而是一位隐姓埋名多年的抗日英雄! 时间倒回到1937年,日寇铁蹄践踏中华大地,烽火遍地,生灵涂炭,年仅16岁的高其煊,毅然投笔从戎,加入了八路军的队伍。 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勇敢,高其煊很快被选拔成为一名情报员,他化装打扮,混入敌后,收集情报,配合我军的军事行动,无数次,他在生死一线间穿梭,凭着机智和胆识,屡屡化险为夷。 然而战争从来都不是儿戏,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高其煊不幸中弹,子弹穿过他的胸膛,击碎了他的肋骨,在战友们的掩护下,他被送往野战医院抢救。 由于条件所限,军医只能取出了高其煊体内的大部分弹片,但有一枚子弹头,却深深地嵌入了他的肺部,无法取出,军医告诉他,这枚子弹可能会伴随他一生,但只要不剧烈活动,就不会有生命危险。 战争结束后,高其煊选择了退伍返乡,他变卖了自己的一切,在家乡买了一小块地,开始了艰辛的农民生活,为了不让妻儿担心,他从未提起过自己的伤痛,更不曾透露自己曾是一名英雄。 高其煊常常一个人默默地望着天空,心中燃烧着一个信念:他不后悔曾为国出生入死,哪怕留下了终生的伤痛,他也无怨无悔。 儿行千里母担忧,高其煊的母亲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她见儿子常常咳嗽,整夜不眠,心疼不已,她变卖了自己的首饰,想带儿子去大城市看病,但都被高其煊拒绝了,他宁愿忍受病痛的折磨,也不想为了自己再让母亲操心。 警察听完高其煊的叙述,无不动容,他们向这位默默无闻的英雄敬礼,向他表达了由衷的敬意,高其煊的事迹,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庄,乃至周边地区,人们纷纷前来拜访这位传奇般的人物,聆听他的故事,感受他的风采。 高其煊的母亲,抚摸着那颗几乎夺去儿子性命的子弹,泪流满面,这一刻,她才真正明白,儿子的咳嗽,原来背负着如此沉重的故事,她紧紧拥抱着儿子,在他耳边轻声说:"孩子,妈妈为你骄傲。" 从那以后,高其煊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的年轻人,争相拜他为师,向他学习爱国主义精神,县里的领导,也多次登门拜访,向他颁发了"模范退伍军人"的称号。 岁月如梭,转眼间几十年过去了,曾经的伤痛,早已成为历史的印记,但每当高其煊看到和平安宁的生活,看到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摸一摸胸前的伤疤。 这是一枚子弹的重量,更是一个时代的烙印,它见证了一个普通人不平凡的人生,诠释了一代英雄无怨无悔的情怀,高其煊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复兴,不懈奋斗、砥砺前行。 这就是高其煊,一个曾经咳出子弹的老兵,一个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学习的英雄,他的人生,是一部没有惊天动地,却深埋血肉的史诗,他的精神,将与山河同在,与日月同辉。 信息来源:中国网——《【第46期】高其煊忆“小八路”的烽火岁月》
1956年,35岁农民,咳嗽10年,拒绝就医,终于有一天,他突然用力咳嗽,“哇”
如梦菲记
2025-02-16 15:23:56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