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初冬时节,志愿军第27军81师243团1营准备奉调回国,营参谋长黄万丰悄悄跑到炮团,准备把1个朝鲜女孩娇静子塞进炮座里,偷偷带回国内。炮团不同意,黄参谋长哭着讲了一句话,炮团立即同意了! 一九五二年的冬天来得格外早。朝鲜半岛的寒风裹挟着细碎的雪粒,在志愿军驻地的上空盘旋。第27军81师243团1营的营区里,到处都在进行着紧张的准备工作。这支在朝鲜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部队,终于要回国了。 营区的角落里,一个身着军装的中年军官正拖着疲惫的脚步,向炮兵16团的驻地走去。这位军官就是243团1营的参谋长黄万丰。 炮兵16团的老战友们都认得这位黄参谋长。当他出现在炮兵阵地时,大家都感到有些意外。黄参谋长仔细打量着阵地上的大炮,还用手比划着炮座的尺寸,这更让人觉得蹊跷。有位老战友忍不住上前询问,黄参谋长支支吾吾,最后才道出实情:他想把自己的朝鲜养女娇静子藏在炮座里带回国。 这个请求立刻遭到了炮兵战友们的反对。就在大家僵持不下的时候,黄参谋长突然呜咽着说出了一句话:"她是我的女儿啊!"这句话像一记重锤,击打在在场每个人的心头。炮兵战友们都愣住了,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 最终,黄参谋长不得不放弃这个冒险的计划。他转身离开炮兵阵地时的背影,显得比来时更加佝偻。寒风依然在呼啸,却吹不散笼罩在营区上空的那份沉重。 黄万丰,这位出生于山东牟平县莱山镇黄山疃村的贫农家庭的男子,以其无畏的胆略和过人的智慧,在中国革命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1944年7月入伍到194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黄万丰在不同的战斗中不断锤炼自己,从一名普通的战士逐渐成长为一位智勇双全的指挥员。尤其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他屡次展现出非凡的指挥才能,为战局的转折和最终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二次战役中,黄万丰所指挥的1连迎来了其历史性的战斗。在这场战斗中,黄万丰不单单凭借勇气,更多的是展现了他对战场形势的精准判断和出奇制胜的策略。西兴里战斗中,黄万丰带领1连在极其复杂的战斗条件下,顽强抵抗并打击敌人,最终成功歼敌220余名,创造了1:6的歼敌比例,给敌人造成了沉重打击。以此为基础,黄万丰不仅赢得了“二级英雄”的荣誉称号,更加巩固了他在志愿军中的指挥地位。 西兴里的那场战斗,是黄万丰军事才华的一次集中体现。作为当时第81师副师长的他,面对敌人的猛烈进攻,没有选择固守,而是审时度势、主动出击。1949年秋的战局已经逐渐明朗,志愿军一方面要继续迫使美军撤退,另一方面则要保持对敌的压制态势。黄万丰带领1连坚守在西兴里的一座山头上,他迅速对敌军的行踪做出了精确判断,抓住敌军逃窜的空档,进行了高效而猛烈的反击。在敌人措手不及之时,黄万丰果断指挥连队发动突袭,成功歼灭敌军60余人,并缴获了大量武器装备,其中包括3辆坦克、20辆汽车以及16门榴弹炮。通过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黄万丰和他的部队成功阻断了敌军的撤退通道,极大地打乱了美军的部署。 然而,这场胜利并未就此结束。12月5日清晨,敌军发动了空中轰炸,并组织了地面部队进行反击。美军7师第1连在坦克的支援下,试图通过下碣隅里向西兴里发起进攻,意图抢占我军阵地,并打通撤退通道。面对如此庞大的敌人攻势,黄万丰再次展现了他的非凡指挥能力。尽管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人的火力铺天盖地,黄万丰依旧保持冷静。他带领1连的指战员在敌人强大攻势面前毫不退缩,依靠阵地的有利地形和指挥的精准执行,成功击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敌军尝试用空中力量打压我军阵地,但黄万丰临危不乱,不仅带领部队抵抗,还带领指战员积极反击,打破了敌人的战略企图。 随着战斗的激烈进行,敌军空中支援的力量更加猛烈,超过40架敌机在天空盘旋,疯狂轰炸我军阵地。此时,黄万丰面临着极其复杂的战斗局面:地面敌军正从四面八方逼近,空中敌机的猛烈攻击让战场变得更加险恶。就在敌军发动最后一次反扑时,黄万丰亲自赶赴2排阵地,指挥部队迎战敌人。此时的他,已不仅仅是一个指挥员,更是战斗的楷模。他冲锋在前,奋勇杀敌,带领全连士兵英勇顽强地抵抗敌人的进攻。最终,在黄万丰的英明指挥下,敌军再次被击退,志愿军顺利完成了阻击任务,成功守住了阵地。 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仅是战术上的成功,更是黄万丰作为一名指挥员深厚军事素养和非凡胆略的集中体现。凭借其对敌我态势的敏锐洞察力,以及沉着应对复杂战局的战略思维,黄万丰在抗美援朝战役中赢得了战友们的敬重,也让敌人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强大和不可战胜。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黄万丰展现出的指挥才能和坚韧精神,为中国军队的战术进步和战略成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战斗过后,黄万丰不仅成为了战功赫赫的英雄,也为志愿军在国际战争中的声誉树立了新的标杆。1986年,随着岁月的流转,黄万丰光荣离休,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军旅生涯。
1952年初冬时节,志愿军第27军81师243团1营准备奉调回国,营参谋长黄万丰
安琪小世界
2025-02-17 13:15:1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