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8月,驻守盐城的国军师长李铁民,被包围后负隅顽抗,还想把关押的一百多地

蜀山史道 2025-02-17 13:38:31

1947年8月,驻守盐城的国军师长李铁民,被包围后负隅顽抗,还想把关押的一百多地下党杀害,失败后,他又试图蒙混过关,获取起义人员的身份。

半年前,郝鹏举将解放军派来的联络干部朱克靖等人诱捕后,率领二万余众撤往海州一带的蒋管区,正式宣布投靠南京。

郝鹏举倒戈不到十几天,就被解放军打垮,总部及二个师被歼灭。郝鹏举被俘后,其职务由毕书文代理。

毕书文见郝鹏举轻易被解放军击败,心有余悸,主张保存剩下的兵力,暗中和解放军交好,这引起了李铁民的不满。

李铁民是郝鹏举的亲信,虽资历、地位不如毕书文,但因掌握着郝鹏举残部的大半,实际话语权很强,他不甘心屈居毕书文之下,主动向南京示好。

南京的老蒋、“参谋总长”陈诚,对毕书文的保存实力很不满,也就顺势扶持李铁民。

7月,陈诚飞到徐州视察军务,将李铁民召来说:“你大胆放手去扩充部队,粮草、兵员调配等一切事务,都不必有顾虑。”

李铁民试探的问:“总长,我师防区有限,就地筹措粮草,补充新兵困难不小啊。”

陈诚说:“这个无须担心,我已电告第一绥靖区的李默庵司令,让他通知毕书文,把防区给你让出来,今后,你的师部就设在盐城。只要你把部队编组好了,会给你一个暂编军的番号,如果表现好,暂编二字早晚也会取掉。”

李铁民高兴的就差跳起来,说:“感谢总长的栽培,铁民定当肝脑涂地,全力以赴,绝不辜负总长的期望。只是,扩充部队所需的军费,能否先领取一部分。”

陈诚摆了摆手,说:“此事,我会和李默庵商议,让他给你调拨。”

几天后,在盐城的毕书文,接到李默庵发来的电报,让他把防务移交给李铁民师负责,并且着重强调,务必在一周之内完成所有交接事宜,否则军法从事。

势单力孤的毕书文,心中再不情愿,也只能无奈的接受。

交接当日,李铁民带着几个亲信大摇大摆地走进毕书文的办公室,他随手翻看着桌上的防务资料,以讥讽的语气说:“老毕,守了这么久的盐城,这一走,心里肯定不是滋味吧?没事,兄弟我今后替你守着。”

毕书文好歹还是李铁民名义上的上司,见他这么不给面子,开口就是“老毕”,气不打一处来,冷冷地说:“李师长,盐城的防务资料都在这了,希望你能好好守住。这盐城的安危,关乎着大局,可不是儿戏。”

李铁民说:“就凭我带的这一师精锐,盐城肯定固若金汤,共军就算来打,没个三五月别想拿下。”

李铁民的牛皮很快就破了,他前脚刚交接完防务,带着部队进驻盐城,后脚盐城就被解放军团团围住。

李铁民一面分别向李默庵、陈诚去电求援,一面下令抢修工事,他手持皮鞭,在城中四处巡查,每到一处,便对那些修筑工事偷懒的士兵一顿呵斥,嘴里不停地叫嚷:“都给我麻溜点!要是让共军打进来,你们都得死。”

丧心病狂的李铁民,一度打算把城内关押的地下党全部枪杀,手下苦劝说:““师长,千万使不得,要真把人都给杀了,那么就一点后路都没有了。”

在想到郝鹏举的下场后,李铁民心虚了,放弃了这个疯狂的想法。

战至8月10日,解放军扫清了盐城外围阵地,将内城团团包围,顽固的李铁民对着手下的士兵们大声喊道:“弟兄们,别怕!咱们盐城的防御坚不可摧,共军休想攻破,只要咱们守住了,就是大功一件。”

12日,解放军攻入内城,李铁民拒绝手下投降的建议,带着残部打起了巷战。

战至中午,盐城大部分区域已被成功解放,仅剩下盐城中学这一顽固据点,此处正是李铁民临时师部的所在地。

指挥所里,李铁民不断的踱步,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他突然转身,对着身旁的参谋长怒吼:“怎么回事?一个师这么快就完蛋了?”

参谋长说:“师座,共军的攻势太猛了,兄弟们实在顶不住啊。”

李铁民一脚踢翻了旁边的椅子,吼道:“盐城中学这里还有一、两千人,给我死死守住,援军马上就到,谁敢投降或逃跑,我毙了他。”

面对负隅顽抗的残敌,攻城的解放军迅速抽调两个团的兵力,对盐城中学发起了强攻。

李铁民是个色厉内荏之人,在听到激烈的枪炮声离他的指挥所越来越近后,慌了神,匆忙叫来一个心腹:“你赶紧出去,找共军谈判,就说我愿意起义。”

心腹说:“仗都打到这个份上,怕是算不上起义?”

李铁民眼睛一瞪:“行不行都得去,再磨蹭毙了你!”

然而,一切都为时已晚。还没等派出去的人返回,解放军就打到了李铁民的指挥所外。

李铁民见此绝境,再无半分抵抗之意,乖乖地举起了双手,那副狼狈的模样与之前的嚣张判若两人。

见到解放军师长后,李铁民试图蒙混过关,说:“兄弟我早就准备起义了,只是贵军攻势太过迅猛,没有来得及,这实在是一场误会啊。”

师长严肃的说:“李铁民,你和郝鹏举简直如出一辙,满嘴谎言,毫无信义可言。别再提什么起义了,你连投诚的资格都没有,就是被我们生擒的俘虏!”

一旁的政委也开口道:“你负隅顽抗,让多少战士失去生命。”

李铁民低下头,不敢再言语,乖乖的走入了俘虏群中。

0 阅读:37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