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期间,顾祝同背着老婆在外养小妾,并把小妾肚子搞大。妻子不哭不闹,只用了一个狠招,就把顾祝同和小妾都给办了。顾祝同得知后,敢怒不敢言。 作为蒋介石最信任的幕僚之一,顾祝同的仕途可谓是顺风顺水,官运亨通。 然而,这个位高权重的将领,却也时常陷入风流韵事的漩涡。据说早年的顾祝同风流倜傥,很得女性的欢心。即便成婚后,他也难抑好色的本性。 1938年,日寇铁蹄踏遍大半个中国,战火纷飞,生灵涂炭。那一年的夏天,顾祝同奉命驻扎在皖南屯溪,而他的夫人许文蓉则留在了重庆。屯溪虽然地处偏僻,但却是一个颇有名气的繁华小镇,人称"小上海"。就在这个夏天,一对唱戏的姐妹花来到了屯溪。姐姐名叫美素娟,妹妹叫花秀琴。 当顾祝同头一次去戏园听戏时,美素娟的倾国倾城之貌,着实让他心荡神驰。就这样,顾祝同费尽心机,终于把美素娟拿下。 然而,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消息终究还是传到了许文蓉的耳朵里。第二天一早,许文蓉便来到了小公馆。她装出一副亲热的样子,口口声声叫美素娟妹妹,美素娟受宠若惊,以为自己真的要被接到府上,成为名正言顺的姨太太了。 就在美素娟放下戒心之际,许文蓉忽然端上来一碗药汤。她笑意盈盈地说,这是从重庆带来的安胎秘方,对胎儿很有好处。毫无防备的美素娟欣然饮下,殊不知,这碗温情脉脉的汤药,竟是杀人的毒药。 当天晚上,美素娟就突发高烧,口吐白沫,不久就香消玉殒了。许文蓉回去后,立即向上级告发丈夫包庇来历不明的戏子,称其有汉奸特务之嫌,已经让自己除掉了。 顾祝同接到蒋介石的训斥电报,虽然恼羞成怒,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这是妻子使的手段,但碍于妻子的背景和自己的前程,他只能把这口气咽下,把这件事揭过。 1950年3月底,西昌解放,顾祝同随即返回台湾,兼任“防务部门”代部长等职务,随后进一步晋升,成为台湾地区的军事领导人之一。1954年7月,顾祝同晋升为“陆军一级上将”,并在国民党内担任“中央评议委员会”的委员,逐渐形成了对蒋介石及其政权的强烈支持。这一系列职务的任命和晋升,标志着顾祝同成为蒋介石及其政权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同时也揭示了台湾在那个时代的政治腐败和军事化倾向。 作为一名高层军事领导人,顾祝同在政治、军事上的影响力极大,但他的权力运作方式却充满了对民众自由与法治的漠视。顾祝同的军权集于一身,使得台湾社会的军事化趋势愈发明显,他的许多政策与行动,实际上是通过强制手段维护蒋介石政府的统治,而非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1950年代至1970年代,台湾社会虽然在经济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政治上却始终处于一种高压态势之中。顾祝同作为蒋介石政权的得力助手,在这种高压体制的维持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他担任“防务会议秘书长”及“战略顾问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台湾的军队与政治体系的深度结合,使得任何反对声音都难以发声,甚至被视为对国家安全的威胁而遭到镇压。 在1970年代,顾祝同的年龄逐渐增大,但他依然在政府内担任重要职务,继续为蒋介石的政权效力。1972年,79岁高龄的顾祝同被任命为“台湾地区领导人办公室陆军一级上将战略顾问”,并且开始参与多次岛屿视察,带领何应钦等一行访问金门、澎湖等地。这些行动表面上看似是增强防务与军事战略的安排,实则体现了蒋介石政府对台湾岛屿的军事化管理及对民众言论的严格限制。顾祝同在这些活动中的角色,更多地是加强军队对地方的掌控,而非推动国家的和平与发展。他的行为代表了蒋介石时期,台湾社会处于高度军事化和警察化的状况,其中的政治清洗与思想压制,使得台湾在很长时间内未能真正实现社会的自由与进步。 顾祝同的政治理念与军事行为,使得他在台湾的统治体系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他的历史评价却无法回避他的负面影响。他的权力并未为台湾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祉,反而加剧了台湾社会的军权化和专制化。顾祝同在蒋介石时期的长期任职,强化了台湾军事化的体制,使得民众在经济发展之外,却始终无法获得更多的政治自由。他的许多决策和行动,尤其是在冷战背景下的军事强化,都让台湾在很长时间内成为了一个典型的独裁政治体制的代表。 1985年,顾祝同突患脑微血管栓塞,从此卧床不起,直至1987年1月17日凌晨在台北国民党三军总医院去世,享年94岁。顾祝同的一生,虽然伴随蒋介石政权的波动与台湾历史的风云变幻,但在其长达数十年的政治生涯中,他的所作所为难以逃脱对民主与自由的压制,以及对军权的依赖。顾祝同虽然在蒋介石时期担任了许多重要职务,帮助巩固了国民党政权,但他在台湾历史上的地位,无疑是一个专制体制的象征。至今,顾祝同的名字仍然与军权、镇压、专制等负面标签紧密相连,成为许多人心中无法回避的历史阴影。
1948年,华野终于挺直腰杆了,张灵甫早就挂了、胡琏升官调走了,令粟裕寝食难安的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