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问董明珠:“你身价百亿,为何却与自己的亲哥哥形同陌路,20年不联系呢?”董明珠说:“我曾跟他说,如果要从我这里拿货,就直接断联。”最后,董明珠言出必行,却被哥哥移出家谱,20年间,兄妹不复联系。 很多时候人前越成功,也意味着人后越心酸,董明珠就曾为了工作原则,跟哥哥之间的感情产生龃龉。 “那时候也许该跟哥哥好好说,但是这件事我还是不后悔。”董明珠提起这件事的时候,已经释怀,不后悔是董明珠给出的答案。 那年孤身南下,董明珠无数次想着干脆不要那么辛苦,再找个人嫁了,也许就不用自己一力支撑。 可是她又不想儿子受委屈,也许人生就是这样,总要有一个人先走,另一个人孤独的活下去,董明珠选择一个人坚持。 在外打拼她不得不用坚硬的外壳武装自己,这些原则看似是不近人情的选择,其实是董明珠构建起事业的基石。 当时她当业务员的时候,还没开始买空调,反而先去要债。格力电器在当时销量并不算差,可是每个季度利润却没多少。 没有别的原因,就是账面上有太多欠款收不回来,经销商凭着多年的交情,从格力电器这里拿了货,但是又交不出货款。 经销商掌握着本地销量的关键,得罪了经销商,就等于失去了市场,很多业务员都有选择忍气吞声,导致经销商变本加厉。 董明珠却如同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商言商,交情这一说在董明珠这里过不去,她坚持不懈从经销商那里要来了钱,从此也没人能从董明珠那里赊账拿货。 董明珠谈的是交易,卖的是货物,而不是虚无缥缈的人情,她刚当区域负责人的时候,很多人觉得这种做法太过莽撞,经销商就是销量的关键,怎么能不搞好关系呢? 董明珠偏要改变这种看法,她从来不做去签下单子就不管的甩手掌柜。从前经销商喜欢先提货后付款,是因为订了货卖不卖得出去全看运气。 这种销售模式造成了恶性循环,最后两头空,大家都拿不到钱。董明珠于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她亲自带着人在门店卖货,让每一台格力空调都有归属。 于是经销商们知道,有董明珠在,卖格力空调靠谱,先付款后拿货销售策略大获成功,董明珠和经销商之间形成了正向循环,大家都有钱赚,自然愿意跟董明珠做生意。 董明珠做销量冠军的时候坚持原则,在当了管理层之后依然原则不改,人情问题是一个共性问题,不仅在销售端有,在行政工作上也有。 曾经有人来董明珠面前面试,张口就是“我是谁谁介绍来的”,董明珠当场打断,“我不需要知道你的关系有多强,我要知道你有什么能力,能为公司做什么。” 有人问董明珠不害怕吗,她说只要做的是对的,到哪儿她都能说理,没什么好怕的。铁面无私的董明珠不仅对外人密不透风,对自己也是如此。 格力空调卖的好,各方都来跟董明珠做交易,可是董明珠原则先行,如果不是靠谱的经销商,就不给提货。 有的经销商心思活泛,找到了董明珠的哥哥,让哥哥做中间人,跟董明珠谈交易。哥哥觉得这位经销商并非浑水摸鱼之辈,只是格力空调太紧俏,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因此承诺了帮忙。 可是一个电话打过去,哥哥反倒被董明珠骂了回去,始作俑者经销商也被拉入黑名单,不仅这单生意做成了,以后的货也停了。 经销商碰了个灰头土脸,哥哥也没面子。这件事让董明珠和哥哥的关系降至冰点,哥哥觉得董明珠太绝情,董明珠认为哥哥破坏原则,两人就此断联。 “如果我给哥哥开了先例,那如何要求下属遵守公司的规定,人人都为了人情破例,那公司要如何运转。” 工作的职责要求董明珠必须狠下心来,兄妹感情只能在之后再联系了。后来哥哥生病,即使多年未说话,董明珠还是赶回去看了哥哥,并提出帮助。 躺在病榻上的哥哥终于承认,当初是自己太过冲动,如今他也理解妹妹的不易,做商业强人难,做女强人更难,家人本该支持董明珠的,两人一笑泯恩仇。 参考资料:董明珠:人到高位,众叛亲离2021-04-13最人物
主持人问董明珠:“你身价百亿,为何却与自己的亲哥哥形同陌路,20年不联系呢?”董
老阿七说史
2025-02-17 17:53:14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