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去性化」情感叙事,我只服天才女导演

眼镜小熊的异想 2025-02-18 10:39:44

本想说到了社畜年纪,鲜少有青春动画再能入眼,但《你的颜色》是例外。当琴键声唤醒双耳,当吉他与特雷门琴的声波交织,青春的颜色忽然惊动感官。 感觉就像,蝴蝶振翅时抖落的金粉,亦或是露珠悬停的刹那,少女窥见友人灵魂色彩的惊颤:原来青春可以如此具象,是作永君忧郁的绀蓝,是路易温柔的青绿,是窦子追寻自我时终于破茧而出的绯红。 在我眼里山田尚子是当之无愧的真神,“颜色”的设定由作为导演的她本人提出:「未成年人呈现艳丽的色彩,成年后则会褪变为稳定的金色。」 这部电影像一封用三原色调制的情书,山田尚子用《利兹与青鸟》原班团队的细腻笔触,将青春音乐开山神作《轻音少女》里未竟的温柔悉数倾注。 这不是一场关于完美的叙事。山田尚子刻意保留音乐的「业余感」,让走调的吟唱与生涩的演奏成为青春的注脚。 当牛尾宪辅的所作的旋律涌入耳膜,当吉田玲子编写的台词化作青春的声音在胸腔共振:那是乐队初学者的和弦错位,是秘密即将揭晓前的呼吸凝滞,更是三人奔向海岸时鞋底碾碎砂砾的细响。 当《水金地火木土天》的旋律响起,我突然读懂海报上飞扬的彩带——那不是特效渲染的梦幻,而是每个普通人用力活着时,从指缝漏出的光。 正如导演在深圳路演时所言:“乌托邦不在远方,而在与你共享心跳频率的人身旁”。 这璀璨世间真正吸引我的,始终是你的颜色。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