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中国文创。没机会看《哪吒2》,周末闺蜜就给我安利了一部好看的中国动画《小妖怪的夏天》。作为《中国奇谭》第一集,这个22分半的小短片英文名字叫《Nobody》,一开始不懂为什么叫这个名字,看完才知道——Nobody,原来说的就是如你我般的“无名之辈”呀[允悲]
故事的背景是《西游记》,主角“小猪妖”是浪浪山妖怪大王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矜矜业业,被训斥,被打压,被加班,不被认可,不被尊重。但他找到了反抗的勇气,不仅保住了性命,还获得了孙大圣的三根保命毫毛,终是能走出“浪浪山”,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有海外的网友看完后感叹说“小妖怪就是你和我,可有多少人能有幸遇到自己的大圣”。
就如同妖怪哪吒可以反抗“底层小妖只配被炼丹”,向神仙发难;一只连名字都不配有的小猪妖,也想走出浪浪山出去看看,他也希望自己被看见。。。社会的边角料,妈妈的小骄傲。有古韵,又道出了现代人的困苦。
原想着这种带着中国古典文学意味的小电影,歪果仁会看不懂,尤其是《中国奇谭》整个系列都充满着中国水墨画般的含蓄风格,与一些西方商业动画大片“直给”的风格截然不同。但有趣的事,看了油管上几集《中国奇谭》下面的网友评论,我发现其实很多歪果仁,很喜欢这种带有中国志怪之美的小片。
比如在《鹅鹅鹅》里,大量的留白,山水意境,甚至故事本身都是东方哲学的含蓄展现。评论区很有趣,很多歪果仁没看懂,却表示“大受震撼”,他们喜欢的,正是这种“神秘”的中国古代艺术色彩,讨论区甚至开始讨论故事的最终意境到底是什么。如一个网友所说,我不懂,但我觉得这片子是个来自中国的艺术品,有没有谁可以给我讲述一下?然后就有其他网友开始介绍“阳羡书生”的故事。
这就像很多外国人对日本传统知之甚少,但他们很多人都很喜欢宫崎骏的动画。我问他们为什么,他们说动画里有那种原汁原味的日本乡间风情和人性的温暖。
事实证明,民族的可以成为世界的,只有拥有文化自信,才可能感染别人,产生自己的国际大IP。上周还在和朋友讨论中国文创出海的事。的确是中国优秀的文创作品越来越多,很多都开始走出国门。
《中国奇谭》是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的,作为80后,上美影就是我的童年回忆:从大闹天空,到哪吒闹海,宝莲灯……现在看到“中国奇谭”,看到“哪吒”,自然就会充满了怀旧的情怀。如今40年过去,这些中国古典大IP正在焕发新春。有新锐的导演上阵,有资本注入,最重要的是年轻人也喜欢。一部《中国奇谭》,以1.1亿播放量,成为国产动画奇迹。这也是以往难以想象的。
这两周《哪吒2》大火,百亿人民币票房原本都是由中国大陆自己撑起来的,这让外国人意识到两个问题:1,中国动画制作水平已经足够好,可以和西方动画大牛们抢市场了;2,中国本土消费水平足够撑起百亿票房,就看你有没有本事来拿。
听说“小妖怪”这个IP今年暑期还将上映一场《小妖怪的夏天:从前有座浪浪山》,英文名还是Nobody,《Nobody:Lang Lang Ago》,不是Long long ago。
“打工猪”走出了浪浪山,据说将开启一场异想天开的旅程。挺期待的。
每个人生活中都有一座浪浪山,但每个人都可以走出浪浪山。中国文创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