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4月18日,斯大林给毛主席发电报:如果红军敢渡过长江,将面临美国的打击。而苏联将不会插手。一时间,作战指挥部炸了锅。美国可有原子弹,我们该不该渡江成了一个悬疑。 ??长江是地球上最长的河流之一,全长约6400公里,仅次于尼罗河和亚马逊河,位列世界第三。河流源自青藏高原,横贯中国中部到东部,其壮观的江面在下游地区宽度可变化从1.25公里至10余公里。长江是中国的重要水利资源,其湍急的水流和广阔的河面也构成了一个天然的防御屏障,历史上曾多次成为军事防线的关键。 ??在20世纪中叶的中国,长江的战略位置显得尤为重要。1949年春,中国内战的关键时刻,国民党军队在长江沿线构建了一道长达1800余公里的防线。该防线从长江三峡口的宜昌开始,延伸到东至长江入海口的横沙,是依托江河设置的世界战争史上最长的防线之一。 ??国民党高层认为防线的坚固程度甚至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著名的马奇诺防线。他们的信心源于堡垒和炮台,还整合了陆海空的现代防御系统。在他们看来,军事配置足以代替300万士兵的战斗力,能够有效阻挡任何敌军的进攻。 面对斯大林的电报和国民党坚固的长江防线,中共中央作战室里气氛凝重。将领们围坐在一起,表情严肃,目光紧紧盯着墙上巨大的军事地图。 有人紧锁眉头,声音中带着一丝忧虑:“美国有原子弹,一旦介入,后果不堪设想,这长江,我们真的能渡吗?” 但也有人拍案而起,情绪激昂:“怕什么!我们一路从枪林弹雨中走来,好不容易迎来如今的局面,难道要因为这一纸电报和敌人的防线就退缩?”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此时,毛主席站起身来,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们不能被敌人的虚张声势吓倒,更不能因为外部的压力就放弃解放全中国的目标。美国虽有原子弹,但他们不敢轻易使用,这是国际形势决定的。至于国民党的长江防线,看似坚固,实则外强中干。他们失去了民心,军队士气低落,这样的防线不过是纸糊的老虎。” 毛主席的话如同一剂强心针,让在场的将领们精神为之一振。随后,作战会议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将领们根据毛主席的战略思路,开始细致地商讨渡江作战的具体计划。情报部门迅速加大对国民党防线和美国动态的侦查力度,力求掌握最新的信息。 与此同时,解放军各部队加紧训练,战士们日夜苦练渡江战术,熟悉水情,加强水上作战能力。造船工人日夜赶工,打造出一艘艘坚固的战船,为渡江战役做好充分的物质准备。 在紧张的筹备过程中,国际形势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美国虽然不断放出狠话,但在权衡利弊后,始终不敢轻易出兵干涉中国内政。国民党内部则矛盾重重,军队中不少将领也对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争失去了信心。 终于,1949年4月20日,国民党政府拒绝在和平协定上签字。4月21日,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在西起九江东北的湖口,东至江阴的千里战线上,分三路强渡长江。一时间,江面上战船如林,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奋勇前进,喊杀声震彻长江两岸。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在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迅速土崩瓦解。 4月23日,人民解放军解放南京,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这一场伟大的胜利,不仅打破了国民党的幻想,也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强大战斗力和中国共产党解放全中国的坚定决心 。
1949年4月18日,斯大林给毛主席发电报:如果红军敢渡过长江,将面临美国的打击
心灵牧歌集
2025-02-18 17:15:55
0
阅读:0